老师专业进展取向的观课活动老师专业进展取向的观课活动 老师教育通常认为包括三个环节:职前老师教育——老师的专业准备阶段、老师入职辅导 ——新老师的专业入门阶段、在职老师教育—— 老师的专业成长进展阶段。老师在职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改善老师的专业水平,促进老师的专业进展,正如波拉姆对老师在职教育所下的定义那样:“在具有初级专业证书之后,从事于初等和中等学校工作的老师和校长参加的教育和培训活动,其主要或惟一的意图是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技能、态度,以便他们能更有效地教育儿童。”老师的专业进展方法很多,有“自我指导的进展方法”、“同伴合作的进展方法”、“适应变化的进展方法”、“更新角色的进展方法”等,但讨论表明,“老师的就职学校是老师专业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方面,因此,在学校层面来思考老师专业进展的策略,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观课与老师专业进展 “观课”又称“课堂观察”,通俗地讲,就是我们常说的“听课”。对国内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听课”并不是陌生的词语,但对其意义的理解却比较狭窄,国内对于听课的系统讨论为数不多。而国外对观课的理解不但注重”听”,而且还着重“看”,是一个可以涉及课堂全方位的、内涵较丰富的活动,国外对观课讨论较多,已获得许多讨论成果。如杰克生关于“老师在一天中能参加一千多起人际事务”的发现;布罗菲对“不太表扬和随意表扬的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的对比讨论;还有罗韦的关于“老师从提问到叫学生回答问题之间平均只有 1 秒钟时间”、瑞格的关于“小学老师的提问 57%与班级管理有关、35%与信息回忆有关,只有 8%需要较高层次的思维” 以及多伊奇关于“美国学校中一些贫民区的老师把他们一天中 75%的时间用在维持秩序上”等无不都是通过课堂观察发现的。 观课可以根据目的分为两类,一类是我们都熟悉的以考核考评为目的的观课;另一类是以老师专业进展为取向的观课,这种观课就是非传统的、不以考核为目的的、以能够促进老师专业成长为宗旨的观课。从观课者与被观课者的关系来看,老师专业进展取向的观课活动 老师教育通常认为包括三个环节:职前老师教育——老师的专业准备阶段、老师入职辅导 ——新老师的专业入门阶段、在职老师教育—— 老师的专业成长进展阶段。老师在职教育最重要的目的是改善老师的专业水平,促进老师的专业进展,正如波拉姆对老师在职教育所下的定义那样:“在具有初级专业证书之后,从事于初等和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