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要做到“六个学会”老师要做到“六个学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 21 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成为你自己。这是从培育年轻一代所应有的素养而言的。而作为老师,要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胜任自己的工作,就需要不断成长和进展。所以,广阔老师,特别是优秀老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当我们的老师具备了这些素养,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六个学会”的基本内涵是: 1、学会等待.意味着老师能够用进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意味着能够用从容的心态对待自己所做的工作:不急于求成,不心浮气躁,不指望一次活动、一次谈话,就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一个好的品质的形成,一个不良品质的矫正,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即使是一个概念,一个原理的掌握,也都很难一步到位,而是一个不断丰富、不断深化的过程,一个需要不断“温故知新”和“知新温故”的过程。 其实,从我们个人的生命历程来说,我们 90%的努力都是徒劳的,而正是这貌似徒劳的努力,使我们拥有 9%的接近成功的机会,而正是这“9%的接近成功的机会”,最终使得我们有 1%的取得成功的可能。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学会了等待的老师,一定永远不会对学生说“你不行”。教育是最能体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领域,只要我们代付出真诚的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效,尽管更多的时候不是那么直接,那么迅速。当我们学会用等待的心情看待学生时我们就能对学生少一点苛责、少点失望、少一点冷漠,而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多一份亲切。 2.学会分享。分享,意味着老师更多的是展示,而不是灌输;是引领,而不是强制;是平等的给予,而不是居高临下的施舍。学会分享,首先意味着学会倾听,学会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学会从儿童的眼光看待世界;其次意味着努力创生一种新的分享方式和新的表达方式;再次意味着对于自我中心、自以为是、好为人师的倾向的自觉防范;最后,学会分享是和学会欣赏别人高度相关的。 3.学会宽容。就是努力使自己变得胸襟开阔、气度恢宏,就是心智不那么闭锁,头脑不那么固执,思想不那么僵化,眼界不那么狭隘,就是尽可能地尊重多样化,珍视个性,尽可能地从多种角度看待事物,尽可能习惯“一个世界,多种声音”。宽容的深刻含义就在于:对自己所认同的对象也能抱以审慎的态度,而对别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