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执法情况自查报告大全 5 篇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执法自查报告 1 为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公众健康,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进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利实现,根据县人大常委会20XX 年工作要点,10 月中旬,县人大常委会组成执法检查组,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一)加强组织领导,监管责任有效落实。县政府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相关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陇西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成员单位工作职责,与各乡镇主要领导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建立了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办公室、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和监管员、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为主的县、乡、村三级网格化监管体系。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定期讨论讨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存在的重大问题。通过不断完善组织保障、网格监管、执法检查和检验检测四大体系,确保属地管理、部门监管和经营主体三大责任有效落实。 (二)加强源头治理,监管基础不断夯实。一是严格农业投入品管控。进一步修订完善农业投入品清单,依法法律规范农业投入品登记注册和审批管理,全面取缔高毒农药经营点,禁用高毒农药,强化畜禽屠宰监管和无害化处理,严格执行农药经营网点定点经营、实名购买、购销台账备案追溯制度,开展农资农药专项整治行动。二是推行农业标准化、品牌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规模生产经营主体基本实现按标生产,建立生产记录档案。认证“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50 个,认证面积 46。9 万亩,重点打造了中药材、马铃薯、菌菜等 10 个农业品牌。三是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积极开展农用地土壤污染详查,样品采样、检测分析等工作。四是定期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常态化监督抽查,持续扩大监管范围。 (三)加强协同监管,监管水平持续提升。一是建立农产品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覆盖地产蔬菜、食用菌、水果等农产品,对无产地准出凭证的农产品,禁止进入销售环节。对规模化生产主体实行名录管理,实施“黑名单”制度。二是积极推行“三卡两员一榜一帐一记录”监管办法,建成运行县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1 个,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17 个,村级追溯点 10 个,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主体追溯点 30 个。三是聘请部分县、乡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