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制备教学设计 第 1 篇:氧气教学设计课题 2 氧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认识硫、磷、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 3、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4、培育学生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育学生观察与分析、合作与沟通的能力,掌握用实验讨论物质及其变化的科学方法。 2、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化学美,能主动与人沟通、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描述,培育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氧气的化学性质以及演示实验。 2、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 [教学难点] 1、理解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2、体验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系列 复习旧知识:前面我们学习了空气的成分,哪位同学能叙述一下?(答对者记分,答错的另点同学补充)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一瓶氧气;请学生观察和分析一下,从中可以反应出氧气有哪些物理性质?生答后师指出这就是今日所要讨论的物质“氧气”(板书课题)。 三、尝试议练 1.刚才我展示的那瓶无色气体,是不是氧气? 2.如何证明它是氧气呢?(学生小组沟通,答对者计分。) 四、自学教材 组内成员互相沟通难点,仍不能解决的做上标记。 五、活动与探究 探究实验一: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燃烧 讨论沟通:(1) 实验现象有何不同?现象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2) 集气瓶底预先放了一些水,为什么?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沟通展示,小组竞赛,看哪个小组观察认真,表达准确。) 探究实验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讨论沟通:(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什么? (2)为什么要在集气瓶底部先放一些细沙或水? (3)通过上面木条、硫磺、铁丝等物质分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这些实验事实说明了什么?我们可以总结出氧气的哪些性质?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小组内沟通总结,老师巡视指导后小组展示。) 六、归纳总结: 1、今日为止我们已经学习了磷、硫、铁丝和氧气反应,请同学们分别写出这几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 2、这几个反应反应物有几种?生成物有几种?我们可以把它们叫做什么反应? 3、这几个反应的反应物都有谁?所以它们还叫做什么反应? (小组抢答并上台板演,答对一个加两分。) 4、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