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抗日电影《八佰》的观后感 400 字 《八佰》取材于 1937 年淞沪会战,讲解并描述了被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 88 师 524 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这里给大家共享一些关于爱国抗日电影《八佰》的观后感 400 字,期望能帮到各位。 爱国抗日电影《八佰》的观后感 400 字 1 看完了这部影片,我的心情特别沉重,国民革命军为守住上海最终一个阵地---四行仓库,与相差十倍的日本进行血拼。在这场战斗之中,仅仅只有四百多人的 524 团却要面对 30 万日军。这是一场力气悬殊的战斗,但那四百多人却让我们看到中国人誓死保守祖国的心。在这部影片中,没有主角,但每一个人物都让我们记忆深刻。 陈树生,在敌军的猛烈攻击下,他选择在身上绑了七八个爆破弹,视死如归,没有丝毫迟疑,义无反顾地跳了下去,与敌军同归于尽,他说,必需要有人去打开一个口子。那一瞬间,我哭了,陈树生他不是没有迟疑,他有母亲在家,怎么可能不怕死,但是他没有选择,自己的牺牲会带来更大的成功。还有端午,原来只是湖北保安队的一员,以为来上海只是清理战场的,一心只想和自己的弟弟小湖北好好活下去,等战乱结束一起去英国看看。但他为了国旗能够顺当升起,也冲出去英勇杀敌,最终中弹而亡。 整部影片导演并没有想当然的把主角定为牢记历史的第八十八师524 团团附谢晋元,而是用了一个长的篇幅来描绘 524 团的战士形象。其实在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是逃兵,他们一开头并不是我们心中的英雄,遇到危险时,他们会逃会怕死,但正是这种形象,让我们知道了战斗的残酷。可最终他们不还是站了起来嘛,为了国家的尊严,他们不再退缩了,他们站了起来,去和敌人舍命!所以中华儿女都是好样的,中国必胜! 爱国抗日电影《八佰》的观后感 400 字 2 一条苏州河,一岸是枪林弹雨的人间地狱,一岸是霓虹灿烂的人间天堂。人与人的隔膜障壁,近乎无望的刺眼对比,再现了抗日战斗背景下真实的上海,真实的中国。 《八佰》这部电影是依据真实的历史大事改编的,而这起历史大事,便是抗日战斗时期出名的淞沪会战。自 1937 年 7 月 7 日抗日战斗爆发后,日军便加快了侵华的步伐,并提出了三个月的打算。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中国军队奋起还击。而电影《八佰》,便讲解并描述了发生在淞沪会战期间一个出名的历史故事。 电影里年仅 13 岁的小湖北,跟随着叔叔哥哥落难逃命,却在偶然交叉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