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级老师蔡宏圣执教《平行》一课教学片段赏析《平行》一课是苏教版国标教材第七册的教学内容,教材从两条直线的相交、不相交,引出平行的定义。传统的教学过分侧重概念的记忆,画平行线方法的传授,学生往往对“同一平面”以及“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特级老师蔡宏圣教学该课时,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引入直线间“宽度”概念,注重学生的操作体验,有效生成,给技能教学加了点“甜味”。一起来欣赏其中的三个精彩片段。 【片段一】 老师出示一位学生所画的两根铅笔落地后可能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略) 师:以这个同学的画法为例,一起来分析。这些画法都不同吗?再找一找你自己画的,真的就没有相同的画法吗? 学生观察片刻,有的认为图 2 和图 4 一样,有的说图 1和图 5 差不多,因为直线可以无限延长,两组图中的两条直线可以相交。 师接着追问:图 3 中的两条直线相交吗?理由是什么? 学生发现把它们延长后,直线之间还是相隔那么长。 师:哦,原来两条直线之间有这么宽(指着第三组直线的下半部分),假如延长再延长,两条直线间还是这么宽,就是说两条直线间的宽度—— 生边观察边集体说:没有变。 师:宽度没有变,两条直线一直隔着那么远的距离,说明不会相交。假如把相同的画法去掉,那么屏幕上应该留下几种不同的画法? 生:图 1 和图 3。 师:看来画在点子纸上的两条直线或者相交,或者不相交。也就是说,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的(平行)。 【赏析】英国学者贺斯曾说:对学科本质的认识是一切教学法的基础。数学的本质包括了对数学基本概念的理解、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对数学思维方式的把握等等。教者先结合学生生活体验,播放了铅笔盒掉在地上时,两枝铅笔可能出现的位置状况的情景图。先让学生尝试练习,再展示作品。这一环节,打破了传统的技能教学把概念直接告知学生这一做法,而让学生亲历感悟,并巧妙利用点子图,介入生活概念“两条直线之间的宽度”,使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储备上组织起恰当的认知结构,先同中求异,再异中趋同,为真正理解“相交与平行”埋下了伏笔。 【片段二】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请大家推断一下:下面哪组直线相互平行。 (图略) 学生回答后,老师重点让他们说说第四个图示为什么不是,突出一组平行线首先一定是两条直线。 然后,老师用课件依次出示图片: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