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 6S 管理简述一. 何为 6S6S 就是: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也称素养或纪律)+ 安全(SAFTY),以持续改善为基础,通过法律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育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进而提升人的品质。二. 为何要导入 6S6S 是品质管理、设备管理、物料管理、安全管理的基础改善工作:1.品质管理 以品质改善活动来说,人在环境中生活,环境是否有品质、具效率,会影响一个人的人格特质。当一个人已经适应某个不良环境,对于品质、效率的概念也就随之降低,因此要改变一个人的人格特质、提升其工作效率,应先由环境品质着手,即 6S 改善着手。2.设备管理 只有通过 6S 当中的清扫活动,才能做好设备的一级保养,而做好设备的一级保养是提高设备驾动率的重要保证之一。很难想象:连设备的油污都不原意清理、擦拭的人能够将设备的一级保养做好。3.物料管理 只有通过 6S 当中的整理工作,才能够清楚:我们必需的物料到底有多少我们的浪费在哪里只有知道浪费在哪里我们才能够减少浪费。只有通过 6S 当中的整顿工作才能使我们的物料使用更有效率。4.安全管理 “安全始于整理、整顿而终于整理、整顿” ,意思是说:只有将我们的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做好,我们的安全才能有保障。三. 6S 的概念1.整理 将物品分为要与不要,不要者即丢弃。整理应分两部分:其一,首先推断完成本部门工作的必需物品有哪些,并把必需品和非必需品分开,然后再将不需要的物品丢弃(由专职部门处理)或给有用的部门使用;其二,将不需要的物品丢弃后须要寻找本部门存在的浪费现象,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检讨和改善。因此,整理是对呆料(包括闲置料)、呆事、呆人的整理,是塑造“清爽的工作场所”,使作业现场没有放置任何阻碍工作或有碍观瞻的物品。整理的目的不是丢弃不要的物品,而是做改善,是做再发防止。整理的基本原则:(1).环境必须没有垃圾。(2).不应有不属于本部门所使用的物品。(3).将不要的物品清除后,留下的物品一定要编制清单。 思考:(1)、在本部门存在哪些浪费如:不良品的产生、调机废料很多、物料的异常报废、丢掉的物料是否都是报废的等等。(2)、在我们的工作中,还有哪些是不需要的如:不增值的过程、烦琐无用的文件和资料、可有可无的会议和培训等等。2.整顿 将整理好的物品定位(根据物品的功效和使用频率)、定量(一定数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