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理论的差距——读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有感一直都认为我们老师教书的最终目的和结果是:教是为了不教或不用教。假如学生都能自主的去学习了,那不管是我们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将是轻松愉快的,在学校学习多年的我们可能都有一个共同的感觉:那就是昔日在学校掌握的很牢固,甚至是背诵的很流利的东西。现在几乎已经是还给老师了,那我们剩下了什么呢?蓦然回首,唯有一些学习的良好习惯伴随着我们,使我们终身受益。于是就突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了,于是我做了这方面课题讨论。说到讨论,自然要上到理论的高度。但不瞒大家说,我一度认为理论都是高高在上的东西,离实践很遥远,有很多事情都是靠自己的理解,想当然,也认为那是必定,可自从读了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才彻底明白了理解与理论的差距,也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年以来自己只是一个教书匠了。 自主学习是个体终身学习和毕生进展的基础,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的一种学习方式,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的重要目标。 本书是国内第一部对自主学习进行系统讨论的专著,是作者多年来从事自主学习的相关理论,第一次对中外自主学习的讨论历史和现状作了全面分析,第一次对与学生的自主学习问题作了全面论述。 本书分自主学习概论、自主学习的心理学基础、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和评价三大部分,力求把自主学习的教学指导建立在科学的学习心理学基础上,力求通过实例来诠释自主学习的实质、策略和指导方法,力求为自主学习的教育实践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技术。 一、概念理解上的差距 “自主学习”以变“教我学”为“我会学”为核心目标,它的教学理论建立在“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老师的职责是组织、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之上。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是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转化为“主动学习的探究者”的有效途径。它以激发学生兴趣为起点,以创设学习空间为载体,以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以培育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自主体验、自我发现、自我选择、自我教育。 可事实上,我们在课前常常让学生自主学习,但效果却不甚理想,原因是老师缺乏必要的指导,学生学习没有方向。为了使人们更为准确、直观地把握自主学习的含义美国自主学习讨论的著名专家、纽约城市大学的齐莫曼教授提出了一个系统的自主学习讨论框架。明确指出学生假如能在为什么学、如何学、何时学、学什么、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