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琵琶行教学设计

琵琶行教学设计_第1页
1/18
琵琶行教学设计_第2页
2/18
琵琶行教学设计_第3页
3/18
《琵琶行》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音乐,是人类心灵的诗章。真正的音乐能打动所有真诚而丰富的心灵。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雅士,一个山野樵父,是音乐让他们有了高山遇流水的默契;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又是因为音乐,让他们再次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下面就让我们跟着音乐的旋律,走进那个不朽的夜晚,看浔阳江头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和飘飞的荻花,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漂亮而忧伤的故事。(放《高山流水》)这首诗我们分五步来学习:1、整体感知;2 探讨讨论;3诗句鉴赏;4 对联小结 5 赏析音乐。下面我们就进入整体感知阶段。二、整体感知思考:诗人在这首长篇叙事诗中,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放录音) 生 1:这首诗说的是元和十年,诗人被贬到九江郡,第二年送客湓浦口,听到琵琶女弹琵琶,勾起了心中没落的情感,他听了琵琶女的弹奏并为他作了一首诗。生 2: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 师:这首诗讲述的就是诗人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的故事。(出示白居易的人像投影)(学生看书) 师:诗中共写琵琶女的几次演奏诗人的情感有什么变化(看投影)生:三次。(放投影) 琵琶女白居易初闻主人忘归客不发↓↓演奏 1我闻琵琶已叹息↓↓演奏 2 江州司马青衫湿↓↓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师:其中重点描写的是第几次演奏生:第二次。师:就在第二次演奏中,诗人与琵琶女产生怎样的共鸣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师:对,这也是本诗的主题所在。师:由此可见,全文共有几条线索生:两条。明线是琵琶女的演奏,暗线是诗人的感受。在线索与情感的交织中产生深刻的思想主题。师:从诗人的感受和共鸣中,我们看全文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生:凄凉。 师:好,既然“同是天涯沦落人”,我们就来看看二人是怎样沦落的师生: 1)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放图片)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京倡 商妇 怨 2)读 P53 注释②、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放图片)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京官 谪官 恨 师:二人的共同点是什么(放投影)生:都来自京都、都才华出众、都落魄失意。师:从中我们能看出二人怎样的身世、遭遇与心境(放投影)...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琵琶行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