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 给手机放个假也挺好你是否也像我一样,手机没带在身边就心烦意乱,无法仔细工作;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就会下意识地看一下铃声设置是否正确;哪怕只是半天儿不见,也会魂不守舍,坐卧不宁;坐车的时候,因为看视频入迷,以至于错过了本该到达的站点;常常把别人的手机铃声当成自己的手机在响,脾气也变得暴躁起来…… 我想,我是患上了“手机依赖症”了。有病了,当然得治啊! 7 月 22 日上午,和妈妈、妻子还有儿子一行,准备到世贸逛逛。最近郑州的天气确实是热,所以就想轻装逛街不想带那么多的物品,思来想去,手机就被我直接 pass 掉了,其实心里颇有些舍不得。 刚出小区门口,走在路上,碰到了一个小男孩儿,大概也就七八岁吧,背着一个小书包,一个人在人行道里走着,看样子是要去坐公交车。 我和小男孩并排走着,问到:“小朋友,你是要去上辅导班么?” “是的!”小男孩微笑着回答我。 “你上几年级啦?补习什么啊?” “该上二年级了,我妈妈怕我跟不上,要我提前补补英语!” 看得出,这个小男孩挺乖的,长得也很阳光,从他的语气里我还看不出他的不满与无奈(注:上班这几年,碰到了太多家长向我抱怨,让孩子上辅导班,孩子们是一万个不同意。) 我突然想到了自己的童年:那是一个没有辅导班的年代;那是一个每天只需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就可以无忧无虑自由玩耍的年代;那是一个可以在周末和村子里小伙伴们满大街跑的年代。这才多少年啊?!(注:我是 87年出生的)我们的孩子从小却要背负着这么多,失去了自由。其实也不是家长们“狠心”,而是很多家长觉得“输不起”,孩子也“输不起”,“成长的起跑线谁也不想落后”幼儿园学习小学知识,初中学习高中知识,高中向着大学迈进... ...为了孩子们的前途,家长们只能硬着头皮,咬着牙把工资交到各种辅导班的口袋里。 假如我带着手机,估量我就会时不时地拿出来看看,思绪恐怕就没有这么多了。 坐上了开往火车站的 136 路,摸摸空空如也的口袋,手机不在身边,我便做不了“低头族”了。于是,我便观察整个车内的乘客。我的座位旁边是两个小男孩,看样子大概是 10 来岁。两个人喝着酸奶,聊着天儿。 其中一个男孩儿对同伴说:“我比你白一点儿。” 另一个回道:“我天天跟着我爸出去跑步锻炼,那是晒黑的!” 从他们的对话中,我知道了他们要去人民公园附近的郑州购书中心买书,于是打心底觉得这两个小男孩很了不起,能够趁着假期,相约而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