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规矩和爱进展孩子的兴趣 ——读《规矩和爱》有感 越来越多的父母对孩子的兴趣意识有了很强烈的关注,有些家长甚至盲目的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美其名曰要培育孩子各方面的兴趣,但是最终导致的却是孩子对兴趣学习产生了畏惧感。 作为父母我们在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时,既要有正确的培育动机,又要能发现孩子的特长,并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让孩子的兴趣走得更远。 首先,父母要有正确的动机。 培育兴趣应该以进展孩子的素养而不是以父母自己的愿望和功利为出发点。有些父母希望子承父业,把复制自己作为培育目标,有些父母让孩子帮他们实现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功利和自私的培育目标很容易损害孩子的人格和学习兴趣,甚至会学什么恨什么。 其次,父母要讨论孩子,知道孩子的兴趣和才能。 在这方面年轻的钢琴家朗朗的父亲郎国仁就独具慧眼。他自己懂得音乐,用自己细心的观察发现了儿子是个音乐天才。在一次采访中,郎国仁这样说:“当他才两岁的孩子,在电视上听到《猫和老鼠》的音乐时,就马上在钢琴上把它弹出来。那时他还没有学钢琴呢!就是在那一刻,我在心里认定了:天才!”郎国仁还是不放心,又请了很多专家确认自己的推断。之后便制定规矩不遗余力的培育自己的孩子。当然仅仅发现孩子的兴趣还是不够的。孩子的原始性趣就像是埋在土里的一颗种子,还需要在父母的帮助下破土发芽。所以在培育孩子的兴趣时我们要鼓舞孩子持之以恒而不能浅尝辄止。在一些基础知识和基本功的训练上,还是需要一定的逼迫。 再举个我家虫虫的例子,小班毕业后老师告诉我虫虫表现比较突出的就是他的“小嘴儿”特别能学能说。我也发现了他特别爱学歌谣,诗歌。于是在这个暑假我就给孩子定了一个目标每天四句三字经,这个暑假把三字经背熟虽然我知道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背的太多又不理解好像有些多此一举。但是作为教育者我们知道儿童的片刻记忆力是很强的,借助这个优势,从小开始多背一些国学经典对孩子将来的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树立适当的规矩显得尤为重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也会有少许的逼迫监督,孩子嘛自我坚持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这个时候作为父母的我们要发挥重要的督促角色。当然孩子完成了目标适当的给予小奖励是孩子再喜爱不过的了。 无论哪种教育方式都是规矩和爱在不同家庭文化中的体现,但是无论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为人父母的我们有一个正确的培育动机。希望这个暑假我能和孩子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加油吧! 2024 年 7月 1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