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场强度教学设计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物理学史上对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认识过程。2、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是通过电场发生的,电场是客观存在的一种特别的形态。3、理解电场强度的概念及其定义,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进行有关的计算。知道电场强度是矢量,知道电场强度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4、能根据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的定义推导点电荷场强的计算式,并能用此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5、知道场强的叠加原理,并能应用这一原理进行简单的计算。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的过程,获得探究活动的体验。2、领略通过电荷在电场中所受静电力讨论电场、理想模型法、比值法、类比法等物理学讨论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养成求真、求实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1、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2、理解电场、电场强度的概念,并会根据电场强度的定义进行有关的计算。教学难点:探究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设计思路:本节课是一节概念课,让学生体会概念的建立过程,知道为什么建立此概念?这个概念是什么?这个概念建立后能干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整合以往学习的概念,通过物理概念的学习,了解物理学的讨论方法。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感到学习物理不仅仅是解题、记忆,而是对大自然规律的探究。 电场强度是“电场”一章的重要概念,本章的概念比较抽象,教材强调弄清建立概念的背景,把抽象概念具体化,以便于学生理解。在教学设计上,一方面不必期望学生通过一节课的学习,就将电场强度这个概念理解得非常透彻,只要让学生初步认识到电场强度是描述电场强弱的物理量,是表示电场本质属性的物理量就好。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会逐步深化对此概念的理解。另一方面采纳老师引导下的探究式教学方法,以科学探究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制造性。教学设计一、复习提问、新课导入老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库仑定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库仑定律的内容是什么?学生回答:略老师:两个电荷接触了没?没有接触怎么产生了力?:投影展示 1(猜 1):超距作用: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着直接、瞬时的相互作用,不需要任何媒质传递,也不需要任何传递时间。二、新课教学(一)电场投影展示 2(猜 2):法拉第提出的电场。图片展示,电荷间通过场这种特别物质发生作用场是“物质”──它和分子、原子组成的实物一样具有能量、质量和动量问题:谁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