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纳米微针原理在皮肤美容领域的应用

纳米微针原理在皮肤美容领域的应用_第1页
1/8
纳米微针原理在皮肤美容领域的应用_第2页
2/8
纳米微针原理在皮肤美容领域的应用_第3页
3/8
纳米微针原理在皮肤美容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纳米微针;皮肤美容;皮肤屏障;经皮透药系统 随着时代的进展,患者的诊疗体验渐渐被大家所重视,以无痛的方式给药成为临床上治疗疾病的目标之一[1]。微针因其针尖直径小,可以在皮肤外表形成微通道促进经皮药物渗透,广泛应用于医学各个领域。徐百博士制造的新型纳米微针,针尖细至纳米,可以穿透皮肤表层,直达真皮,不触及真皮神经、血管,在减轻苦痛的同时削减了感染概率,加快了微针在皮肤美容领域的进展。本文就纳米微针的进展及在皮肤美容领域的讨论进展进行综述。 1 皮肤解剖与生理功能 皮肤主要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微观下的皮肤细胞始终处于动态改变之中,位于表层的细胞不断脱落,内层细胞不断向外表移行将表层细胞取代,在体表形成第一道防线[2-3]。皮肤的最外层是上皮细胞,称为表皮。皮肤的最内层是结缔组织,称为真皮。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神经、淋巴管、血管、肌肉、皮肤附属器等。皮下组织即为皮下脂肪层,是结缔组织网状结构的组成部分。皮肤位于人体外表,具有光爱护、体温调整、感官知觉、合成荷尔蒙等功能,也是防止物理、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剂入侵的屏障[4-6]。其中,角质层位于表皮最外层,通常由 18~21 层角质细胞紧密交织呈网状而形成致密的“砖墙结构”[3],对各种化学因素有高度的耐受力,可防止皮肤外表水分的蒸发,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重要爱护层,同时也是药物经皮汲取难以逾越的障碍。 2 经皮药物传输系统 经皮药物传输是指通过皮肤途径进行局部或全身系统治疗,这种给药方式在 1981 年获批应用于临床[7]。这也是继口服与注射后的第三大药物传输系统[8-11]。较之口服与注射相比,经皮给药方式便捷,减轻给药苦痛,可避开胃肠道反应和肝脏首过效应,削减血药浓度波动和毒副作用[12]。由于角质层的屏障作用,经皮药物传递受到了限制,药物生物利用度降低,最终无法到达药效剂量而取得治疗效果。为此,人们通过化学促渗、物理打开通道及纳米载体等技术,以提高皮肤通透性,削减皮肤屏障阻力,从而更有效地经皮给药。讨论证明,微针技术作为一种无痛、高效、便利的体外透皮给药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大分子化合物和亲水性化合物经皮递送的难题[13]。 3 纳米微针的进展 1971 年,Gerstel 等[14]首次在经皮药物传递中运用微针,奠定了微针在经皮药物传输系统中的应用基础。上个世纪 90 年月,Henry 等[15]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纳米微针原理在皮肤美容领域的应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