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每章读书心得 整篇小说简短干练,却充满象征和寓意。海明威的“冰山法则”,要求用简练的文字来表达思想,使作品富有层次、耐人寻味。 “然而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老人只带了一副鱼骨回港,在外人看来是失败的,甚至有人把这鱼骨当成鲨鱼的骨头。但是,和老人一起经历捕鱼过程的读者绝对不会这么认为。老人花了三天两夜与大马林鱼周旋、搏斗,最终将其杀死。然而在回程时,绑在船边的大鱼遭到鲨鱼的觊觎。面对鲨鱼群的袭击,老人用鱼叉、刀桨、短棍、舵把来捍卫战利品,一次次的击退鲨鱼。耐不住鲨鱼太多,最后大鱼只剩下了一副骨头。然而,在鲨鱼所象征的不可抗毁灭力量面前,老人从没有退缩、屈服。战利品被毁了,老人永不言败的精神却凯旋而归。 小说最后在描写躺在海边的鱼骨时写道,“它如今仅仅是垃圾,只等潮水来把它带走了。”也昭示着所有的人、事物都难逃灭亡消逝的命运。所有物质的东西注定是要毁灭的,人所能长久流传下去的只有精神,那是面对命运不断抗争、永不言败的精神。 海明威钟爱屠格涅夫,钟爱《猎人笔记》。这篇《春潮》被评论界赞道“六天写就的精品,六十年后才获真赏”。舍伍德.安德森曾写《黑色的笑声》,“戏仿”海明威的《春潮》,嘲笑其文风。 海明威的《春潮》是一部意识流小说。情节淡化模糊,矛盾冲突也几近于无,只强化主人公的意识流变。小说一开始就指出主人公斯克里普斯的妻子离家出走并失去了女儿,小说没有写他们之间任何激烈的冲突和争吵,如何无奈和痛苦等等,与妻子每晚快活地到山坡上喝酒,有一晚就突然失去了他的妻子和女儿,而对此种种,斯克里普斯没有觉得震惊或情绪上的巨大波动,也没有去寻找,而是呆呆地离开家,沿着铁轨徒步走到另一个城市,到城市的第一晚随意走进了一家饭馆和一个上了年纪的女招待不咸不淡地交谈。看起来没有任何感情的悸动,然后就和这位女招待手牵手结婚了,而在徒步的路上,他断断续续地回想起一些关于妻子、女儿、朋友以及已故母亲的片段,在第二、三章表现得较明显,好像一个已经堕落成泥,很久没动过脑子的人,脑子已锈迹斑斑,连思考都无助。只有间或闪出些片段来显示他刚刚失去了什么……极像是失魂落魄的人。 第五章开头,他犹豫不决地站在一家理发店外看着里面的人各种静默、细碎欢腾的样子,却转身走入寂静冰冷的街道。积雪压弯了光秃秃的树,陌生而冷漠的城市。这种情境极其真切,想必很多人都深有体会,心淡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