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花溪湿地公园导游词 贵州花溪导游词 1 放鸽桥原名”放鹤桥”。20 世纪 30 年代,刘剑魂就在诗中写道:”倚天亭下云归壑,放鹤洲间月过桥。”当时只是小木桥,解放后才建成了水泥桥。据说在 50 年代,前苏联专家常在此处放鸽,所以又名为”放鸽桥”。桥下这些花草茂盛的小洲,统称”芙蓉洲”。从花溪大桥到芙蓉洲,河水平缓,碧如翡翠,加上那岸边的绿杨,那河畔的水草,那水上的奇石,那水中的树影,既像一卷满纸清新的画,又像一组苍翠欲滴的诗。我们面前这幢小巧别致的建筑物,是”憩园别墅”(原名”小憩”,又名”东舍”)。抗日战争时期,不少知名人土路经贵阳时,都来这里游览过。这”小憩”便是巴金和他夫人萧珊,1944 年结婚度蜜月时小住过的地方。当年,这里还只是一个小小客栈,只能借宿,不供应饭食,巴金和萧珊常常往返于”小憩”和花溪小镇之间。就在这里,巴金写下了他的著名小说《憩园》。书名来源,也许便与这里的地名有关。告辞”憩园别墅”,前面要过的跳墩叫”百步桥”,它旁边的那些小瀑布,叫”桃花滩瀑布”。这里水清如镜,游鱼、水草、砂石,历历可见。河水上游的那一段,两岸桃林成阵,花开时灿如云霞,花谢时落英续纷。那些瀑布水,犹如乡女浣纱,莹白如雷,轻柔似梦;那哗啦啦的水声,犹如荒纱女的欢笑。 麟山是公园的主峰,虽然只有 54 米高,但青石嶙峋,树木苍翠,好似一头绿毛纷披的麒麟,翘首云天,所以自古便有”云卷青麟”的美称。山半腰的那个小洞叫”飞云岫”,洞边的亭子叫”飞云亭”。河对面的那山,叫龟山,它位于公园中心处。与龟山隔水相望的,便是凤山。这边起伏曲折的几个小山岗,叫蛇山。麟、凤、龟、蛇,四座山峦,小巧玲珑,各有特色。 贵州花溪导游词 2 下山来到坝上桥,桥下激流飞泻,抛珠溅玉。下游的那一湾碧潭,是人们划桨泛舟和游泳的好去处。桥的这方,竹影轻摇,粉墙隐约,里面是建筑精致的西舍。解放前,蒋介石、何应钦和一些国民党的要人,普在那里小住过或聚会过。解放后,周恩来、朱德、陈毅、贺龙、李先念、胡耀邦、董必武、李鹏、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先后在那里下榻或游览过。这一带是花溪公园极富文采的一段,董必武副主席 1959 年就在游花溪诗中说道:”桥临坝上行观水,亭倚岩头欲近仙。” 公园中心在龟山脚下。这里花木扶疏,碧草成茵,游人常在此地品茶、下棋,闹中取静。请看这座棋亭和那块诗碑,诗碑上刻着陈毅元帅当年题写的诗句:”花溪棋亭位山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