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5 年)通辽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2024—2025 年) 为全面落实“科技兴蒙”行动,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进一步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进展,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深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创新是引领进展的第一动力”理念,以“科技兴蒙”行动为统领,聚焦全市优势主导产业进展,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围绕制约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质量进展的瓶颈和短板,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为主线,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打造创新平台和载体,引育创新人才和团队,深化产学研用融合、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不断增强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工作目标 紧密契合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围绕自治区“科技兴蒙”行动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到 2025 年,全市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基本建立,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多元化研发投入体系、研发平台体系、创新人才体系、产学研联动体系、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和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基本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到 2025 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R&D活动企业占比达到 35%以上,企业R&D经费投入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以上,每万人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量达到件以上。 三、重点任务 (一)培大做强科技创新主体 1. 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行动,围绕我市绿色农畜产品加工、玉米生物科技、铝镍硅绿色新材料、绿色能源装备制造、现代医药、节能环保等优势主导产业高质量进展,培育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深度创新合作、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育苗嫁接”等途径,扶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升级为高新技术企业,力争到 2025 年,全市超过 50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 100 家。 2. 强化创新型企业培育。重点加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培育,进一步提高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和行业中的影响力。鼓舞传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委托研发、购买知识产权等途径,加快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向价值链高端转型升级。通过企业贯标、专利导航、运营和技术转移等方法帮助规模以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