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一个思维导图的形成

一个思维导图的形成_第1页
1/4
一个思维导图的形成_第2页
2/4
一个思维导图的形成_第3页
3/4
一个思维导图的形成 -—-——-赴江西上饶主题阅读学习有感 湖南省株洲八达小学 赵姜艳四月份在游丹组长的带领下,随同我校 9 位老师一起赴江西上饶学习主题阅读,收获很多。既欣赏了主题阅读核心专家邢淑红老师的风采与魅力,又听到了对中国汉字有 10 年讨论的金文伟教授关于汉字文化的解释与传播;既观赏了来自全国各省的优秀课例,又目睹了枫头岭这所乡村学校的学生面貌;既参加了课前的思维导图设计,又投入了课后的辩课竞赛,整整三天的学习,紧锣密鼓,孜孜不倦。其中,对我冲击力最大的是一个思维导图的形成过程。上午接近吃午餐时,邢老师突然发出命令:在下午杨老师上《鱼游到了纸上》一课前,请各小组先设计好自己的思维导图.我们小组一共 8 人,4 人是我校的,4 人是江西的。有人找到网上的图,我一看,设计得非常好,加上肚子正咕咕地叫,就建议照着网图改改了事,大家也同意,于是着手画.这时,邢老师走过来,看见了,笑了笑说:“有四五个小组都在画小鱼.”我一听,糟了,大家都在抄袭网图!于是,我马上拿起书本开始读文,找新的思路.这是一篇记叙文,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讲,读懂记叙文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关键是怎么把记叙文写好。写好记叙文最怕就是平铺直叙,而怎样将一件事情写曲折呢?四年级的小学生不知道。于是我从写法入手,以“我"为主线设计了一个思维导图,通过“我"对青年的态度变化,从而把文章情节写得十分曲折。这里面藏着几个小秘密,例如开头用了 4 个自然段来铺陈,这是不是啰嗦呢?平常,老师教学生写作文时,开头要写得精简,这里到底写得好不好呢?好在哪里?通过思维导图就可以看出,这是“我”情绪最低的时候,一种“先抑后扬"的写法,假如没有前面的“抑”,就不会出现后面的“扬";假如没有前面的“铺陈",就没有后面的“小女孩"和“围观的人”等多处侧面描写.再例如,为什么“我"在下午快回家时才“忍不住问”,而不是在“挤过去”时问呢?因为那时人多,不方便问,而此时围观的人群已散去,方便问;也因为要让文章的情节再上一个台阶,引出后面的高潮。在我思考的同时,玲瑛的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她说,这篇文章里面有很多处写青年的细节描写,有很多动词,如站、看、画、工笔细描、挥笔速写等等。是啊,这可是很多老师在上公开课时重点抓到了学习片段,也确实是文章写得最美的一段话。况且,文章的主人公的是青年,不是“我”,假如做思维导图,应该从主人公入手,才会切中主题.我之前的思维导图的方向偏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一个思维导图的形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