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 中国内地股市一派繁荣景象, 上市公司股权融资 又创新高 。 《 清科 -—- 2024 年中国企业上市年度报告 》 ① 表明, 2024 年 1 月到 11 月, 共有 49 家企业在沪深两地上市, 股市 IPO 融资总额高达 143.65 亿美元 。 ② 这是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 偏好在其 融资行为中的又一次反映 . 实际上, 陈章波 (2024 ③ 从 一级市场筹资额和二级市场交易额这两 个角度比较分析得出, 相对于债权融资而言, 中国上市公司更加偏好于股权融资 。 ④ 黄 少安 、 张岗 (2001 则通过比较分析中国和美国上市公司的融资 结构得出,中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 的股权融资偏好 . 黄锦亮 (2024 ⑤ 、 黄若尔 (2024 ⑥ 以及张英明 、 李锦生 (2024 ⑦ 等人通过 比较中国以及国外成熟市场上市公司的融资结构发现:在外源 融资中, 中国上市公司的债权融资比例较低, “ → → 而股权融资占主 导地位, 上市公司的融资顺序表现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 ” 内源融资。 因此, 股权融资偏好的确是中国上市公司融资行为 的典型特征 。 本文对中国上市 公司上述融资行为特征展开综 述 。 一 、 国外学者对资本结构理论及其所预测的企业 融资偏好讨论综述企业融资偏好必定会在其融资行为和资本结构决策中得 到反映,而企业融资行为 ⑧ 正是作为公司金融理论三大讨论主 题之一 (Bodie 和 M erton , 2000 ⑨ 的资本结构理论所要讨论的主 要问题 。 开创性的讨论是 M M 定理 (M odigliani 和M iller , 1958 , 在一些不切实际的假设条件下, M M 定理认为企业的融资方式 不会对公司价 值产生影响, 公司在融资时不应该存在任何偏好 特征 . 1963 年, M odigliani 和 M iller 放宽 M M 定理中的无税收前 提假设, 认为存在公司税情况下, “ ” 负债对于公司股东而言具有税盾的 作用, 企业应该具有债权融资的偏好 。 文献认为, 债务 融资的增加具有提高公司破产概率和破产成本的作用, “ 公司的 融资结构应该是在债务产生的税盾 " 收益与破产成本之间权 衡之后 的最优决策 . 20 世纪 80 年代初, 信息经济学的蓬勃进展 给资本结构理论带来了全新的讨论视 角 。 此时资本结构理论转 向讨论公司内部人和外部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以及为了克服 这种信 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后果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 。 J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