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静安区探究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模式 食品安全关乎人民健康和生命,责任重于泰山.过去,食品安全工作以政府唱“独角戏”为主,社会协同和公众参加不足.尽管政府部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老百姓的实际感受和普遍期待仍有一定差距. 近年来,上海市静安区率先尝试运用社会第三方力量协助政府加快食品安全监管方式的转变,探究出一条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新模式,为保障市民“舌尖上的安全”、创建让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区打下坚实基础. 楼宇自治引导商户自觉 静安区地处上海中心城区,商业中心众多,商务楼宇密集,白领人群高度集聚。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静安区在全区10 家大型楼宇推动搭建食品安全自治平台工作,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推动下,设立了楼宇食品安全自治组织. “悦达 889 广场"位于人流密集的曹家渡,集办公、购物及休闲娱乐于一体。为了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悦达 889广场”先是成立了商务楼宇食品安全自治管委会和食品安全检查小组,聘请餐饮服务单位专业人员参加,每月对食品经营单位进行检查和抽查,对发现的食品安全隐患及时督促,落实整改。此外还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及食品质控检查表,检查表内容涉及许可证照、环境卫生、从业人员健康证等方面,并开展各项食品安全自治管理工作及食品安全公示承诺制. 由于自治管理成员本身就是食品经营活动的直接参加者,距离食品安全信息也最近,猎取成本最低。楼宇食品安全自治管理这一模式建立之后,又在“芮欧百货”“太平洋百货"“城市新汇"等大型商场、楼宇得以广泛推广,获得了公众的好评。 志愿者担任食品安全“啄木鸟” 有了楼宇自治管理的经验,静安区进一步运用社会第三方力量协助政府加快食品安全监管方式转变,将自治活动推广成为社会共治活动.由区食药安办牵头,在区文明办、区商务委的协助以及安信农保等单位的共同参加下,组建了食品安全志愿者队伍,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政府监管人手不足的短板.志愿者队伍由区精神文明建设市民巡访团、区老科协志愿者、区白领午餐管理处及安信农保公司志愿者组成,共计 41 人,分布在 14 个街道(镇),覆盖全区。 “排水沟间隙这么大,老鼠跑上来怎么办?!"“餐饮员工应该持健康证上岗,不能以刚招聘为由拿不出健康证。"“操作台面洁净,生熟食储藏也法律规范,还不错!"在2024 年一次由静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食品安全志愿者集中检查行动中,志愿者认真走访检查每一家食品商户,认真打分,并把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