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共 15 道试题,共 60 分。)V1。 员工士气的精神激励属于().A。 怒虎类问题B. 坐鸭类问题C. 黑马类问题D。 睡狗类问题 满分:4 分2。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说明人力资源战略因素还包括()。A. 市场竞争因素B。 人口因素C。 文化因素D. 内部管理因素 满分:4 分3。 ()是用人单位在对求职者做出录用决定前,由几位主试者对求职者所进行的面试。A. 情境面试B。 系列式面试C。 小组面试D。 压力面试 满分:4 分4。 ()指用现有公职人员工作表现的数据与现在所使用的甄选方法相对比,确定二者间的相关程度。A. 预测效度B. 关联效度C. 内容效度D。 形式效度 满分:4 分5. 中国自()实行科举制度.A. 宋朝B。 隋朝C。 唐朝D. 清朝 满分:4 分6. ()是不考虑时间范围,而将最近发生的事情和自己记得最清楚的事情,看作是最为重要的信息,从而抛弃以往储存的信息的价值。A。 从众心理B. 集中趋势C. 近因效应D。 晕轮效应 满分:4 分7。 在典型的()中,主试者提出一系列直率(通常是不礼貌)的问题,置被试者于防备境地,使之感到不舒适。A. 情境面试B。 系列式面试C。 小组面试D。 压力面试 满分:4 分8。 ()由于打乱了评价维度,因此,在绩效考评时可减少考评者的主观成分,提高考评的准确度.A。 图评价尺度法B. 关键事件法C。 混合标准尺度法D。 配对比较法 满分:4 分9。 ()是指构成员工职位的任务被完成的程度。A。 绩效B。 努力C. 能力D。 角色理解力 满分:4 分10。 ()是员工的主管人员运用叙述性文字来描述被考评者的能力、态度、工作业绩、优缺点和进展的可能性等,并尽可能列举出一些关键性的绩效实例.A。 描述法B. 关键事件法C。 排序法D. 配对比较法 满分:4 分11。 ()是通过人们的主观推断来做出形式的表达、处理和客观描述,运用推断矩阵来计算指标权重的一种方法。A. 专家直接观察法B。 排序法C. 交替排序法D。 层次分析法 满分:4 分12。 1923 年()制定了第一个职位分类方案.A. 美国B. 英国C。 德国D。 法国 满分:4 分13。 考评者不愿可没有将被考评者工作业绩的差异性表现出来,而是把被考评者成绩集中在同等水平的分数范围内,导致考评结果出现平均化倾向.这是绩效考评中常常出现的()错误。A。 从众心理B。 集中趋势C。 近因效应D. 晕轮效应 满分:4 分14。 在心理测试中,图形辨识属于()。A. 工作态度测试B。 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