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幼儿园教研工作先进集体申报材料中小学幼儿园教研工作先进集体申报材料红寺堡开发区红寺堡中学地处国家级移民扶贫开发区,现有学生3298 名,这里 98%以上的学生是宁夏南部山区贫困移民的子弟,80%以上的老师是近年新聘上岗的老师,平均年龄不足 30 岁,平均教龄不足 6 年.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红寺堡中学立足校本,在艰苦的办学条件下,深化落实科学进展观,在教学科研工作上做出了出色的成绩。、为了让教学科研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学校首先从健全制度入手,完善了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学校先后制定了《教科研管理办法》、《教科研成果及业绩奖励办法》、《老师业务学习及考试制度》、《科研课题管理办法》、《教研组工作管理制度》、《骨干老师、学科带头人培育办法》、《中、青年老师培育制度》、《校本教研制度》、《教科研室主任职责》、《教科研干事职责》、《教研组建设制度》、《教研组长考核细则》、《教研组长津贴发放办法》、《备课组长津贴发放办法》、《集体备课制度》、《教研组长工作职责》等十六项学校教科研管理制度.、实施“两大工程”,成效显著。学校仔细贯彻实施教育厅教研室提出的“课堂教学质量工程”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基础教育学校综合管理质量工程实施方案”,为落实两大工程,学校成立了学科教研组和学校两级质量工程评价小组,将“两大工程”和日程教学科研工作紧密而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全校老师进行了三轮“课堂教学质量工程"授课评价认定,经上级教育部门认定,学校全体老师“课堂质量工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达标率 100%。、统筹规划,全力保障科研课题工作有效实施,课题讨论硕果累累.为保障教科研工作的科学实施,学校立足校本,建立了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三级课题管理网络机制。以国家级课题项目为一级课题,校长、分管教学校长和教科研室主任直接领导参加管理;以区级课题和市级课题为二级课题,由教科研室密切配合学科组参加管理;以校级课题为三级课题,由教科研室、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老师个人等共同参加管理;组成各层面课题与各学科组相关联的课题讨论管理和运行机制;注重科研课题的实效性,在课题讨论试验中要求老师做到让科研课题真正为教学服务。同时,学校教学科研室建立了一整套科研课题立项、论证、讨论、实施、调整、总结、反馈、推广的工作机制,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行政和后勤服务保障.我校先后承担国家教育部“十五" 专项任务项目“中小学英语真实阅读教学推广实验”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