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和承办企业(机构)准入管理办法武汉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营地)准入管理办法1 研学旅行基地(营地)都有哪些?基地(营地)是指红色教育基地、科普场馆、博物馆、艺术馆、非遗馆、素养教育基地、现代工业、现代农林等,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提供研学场所、住宿、餐饮的场馆(基地)。2 研学基地(营地)准入标准是什么?1.具备法人资质。2。基地(营地)应避开人口密集、周边娱乐场所密集地区。3.基地(营地)原则上开办两年以上,无任何安全事故.4.基地要有单团接待 1000 人以上学生团队的经验,营地要有单团接待 500 人以上学生团队的经验。5.基地(营地)是中小学生开展讨论性学习的重要场所,不是单一的旅游场地,要开发研学课程,将研学旅行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学科实践教育的重要载体.根据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学段的研学旅行目标,围绕红色革命传统、祖国美好河山、传统历史文化、现代科技进展、时代社会变迁等内容,开发多种类型的活动课程。6.基地(营地)须配齐管理人员、活动策划人员、研学导师、讲解员、食宿管理员、安保人员、服务人员等,负责学生的研学旅行课程教学、生活管理和安全保障.7。基地(营地)要有专业的学生研学活动场地,确保学生活动设施安全,特别设备需具备主管单位的检测验收报告。8.营地须能同时容纳 200 人(含)以上,并具备生活硬件设施,符合安全、卫生和舒适的基本要求。有学生食堂,实行营养配餐,用餐卫生、方便快捷,食堂食品、饮水管理法律规范、安全;学生宿舍应配有淋浴设施、床铺及床上用品、空调、存储柜等;住宿场所应配有宿舍管理人员负责学生安全,安排保安人员昼夜值班巡逻,保障学生的财产和人身安全.9。基地(营地)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办法。(1)场所设施科学.便于集中管理,便于承运汽车安全进出、停靠,有健全的公共信息导向标识,并符合《标志用公共信息图形符号》(GB/T 10001)的要求,有安全逃生通道,能为学生开展各类型课程的场所提供全程安全监控体系。同时,要避开安全系数相对较低的开阔景区.(2)制度保障完善。要建立研学旅行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包括《研学旅行指导老师安全培训计划》、《研学旅行餐饮安全管理办法》、《研学旅行住宿安全管理办法》、《研学旅行乘车安全管理办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安全须知》和《研学旅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3)管理责任落实。要设置安全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