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工作小结与计划 2024 年,我正式接手人伤核损工作,积极的跟随着公司“效益为先"的进展方向,给自己设立了新的起跑线,高标准、严要求,决心在分公司人伤核损工作上稳健中寻求进展,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指标的同时,还摸索着对人伤核损工作理念的创新.在各级领导的帮助指导、同事们的支持下,较顺利的完成了本年度的任务,实现了工作的创新.现就 2024 年工作的完成及 2024 年的工作计划用两部分进行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 工作总结一、 人伤案件的减损,案件中涉及到各项费用审核经验的汇总。1、医疗费,据保险合同的约定,严格根据国家基本医疗保险标准进行审核;对姓名、日期与交警认定书不符的发票,仔细的进行了筛除;与外伤无关的医疗费用,以不同的手段剔除;发现有通过其他途径报销的医疗发票,及时深化了调查,避开了“重复赔偿”,挽回了损失;对于项目较大的药品不是单纯的凭借药品的名称,细查到它的厂家后,再确定是否在当地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还有发票原件丢失的,排除了道德风险后,最终的赔付客户和公司都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结果。2、误工费,本着“事前介入为主,事后核损为辅”的原则,对于事故产生的误工费切入及时,不过条件、人力有限,只是通过简单方法调查;赔付时是以“实际"减少的工资作为标准理赔,如一案例老师在假期的误工费,经过沟通,最终以放弃索赔假期期间的误工费为结论而结束;对于决定误工费另一层面的误工时间,未及时介入而发生了以道德风险为原因的误工时间,通过用专业知识和常理来说服客户放弃不合理的时间段,如一案例锁骨骨折内固定取出术后,医生在诊断证明上开了 2 个月的误工时间,加上住院的 14 天整 74 天,用公安部的“误工损失日评定准则”予以演示,加上对客户的说服“医生一次连开了 2 个月的休息时间有悖于医学常规,按常理,这样的病情住院的患者一次最长开出一个月,之后都是随观察随建休”,最后客户可能也是因为“假证明”作祟,同意一个月的休息时间作为标准索赔.3、残疾或死亡赔偿金,一方面是伤残程度降级工作,对于含有人员伤残的案件,本年度都是以见到鉴定书之后发现问题再对鉴定结果进行否决,很被动,若是重新申请鉴定还需承担额外的鉴定费用,下一年度计划加强伤残鉴定的参加;另一方面是伤残或死亡赔偿金标准的差价大,理赔给客户的都是“合法的低标准",参照民一庭[2024]民他字第 25 号的复函释义“虽然农村户口,但在城市经商、居住,其常常居住地和主要收入来源地均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