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从理论演进视角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解析

从理论演进视角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解析_第1页
1/4
从理论演进视角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解析_第2页
2/4
从理论演进视角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解析_第3页
3/4
从理论演进视角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 内容摘要:随着国际资本市场的迅猛进展财务舞弊案件时有发生。尽管财务舞弊案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内部控制的缺失或失效是其重要原因.有效的内部控制是防企业财务舞弊的重要防线。本文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理论的演进,探讨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内部控制 内部控报告 演进 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演进 (一)内部控制的涵义演进 现代内部控制的进展源于两方面的动力:外审计的飞速进展和企业内管理的压力.早期使用的术语主要有两个:内部牵制和内会计控制.内部牵制指致力于分离责任的技巧,而内部会计控制则是先由早期的会计师广泛使用的概念,其完全包含的内容并不清楚,所以当时内部经营控制和内部行政控制也得到了应用,指除内部会计控制之外的一切控制。内部控制的第一个定义见于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CPA)的一份讨论报告:内部控制—-一个协调的系统和它对管理层和独立会计师的重要性:内部控制由组织的计划和组织内部为保障资产、检查会计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和鼓舞坚持规定的经营政策而实行的所有协调方法和措施组成。 1973 年审计程序委员会(Committee of CAP)发布的第一期审计标准声明(Statement of Auditing Standard,SAS)中,提出了会计控制和行政控制的概念。在 1977 年《外国贿赂行为法案》(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以下简称 FCPA)中,内部控制借用了 SAS 1 号中会计控制和行政控制的定义。1988 年 AICPA 下属的审计标准委员会(ASB)废除了会计控制和行政控制的提法,提出了内部控制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 在内部控制的历史变迁过程中,内部控制的具体概念及界限是模糊的。1985 年成立的全美反欺骗财务报告委员会,即 Treadway 委员会于 1987 年提交的报告中指出了内部控制解释和概念多样性的存在,并且指出它所讨论的欺骗性财务报告案例中,大约有 50%是由于内部控制失效的缘故。为改变此种概念混乱的状况,于是 Treadway 委员会随后成立了 COSO 委员会(全国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来制定内部控制指南,并于 1992 年发布了“内部控制-整体框架”。这是内部控制史上的第一次飞跃.COSO 把内部控制定义为: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由企业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完成,其目的是为了给以下类型的目标的完成提供合理的保证: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从理论演进视角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改进解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