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探讨 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管理控制和内部会计控制。会计电算化的内部控制则是内部会计控制的特别形式.最近,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法律规范——基本法律规范(试行 )》,并指出:“电子信息技术控制要求运用电子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内部会计控制系统,减少和消除人为操纵因素,确保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实施".随着 IT 技术特别是以 Internet 为代表的网络技术的进展和运用,会计电算化进一步向深层次进展,这些变革无疑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但同时也给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会计电算化给内部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1、确保原始数据操作的准确度,是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要求之一.在电算化会计中,电子计算机输出的数据是在程序控制之下,对输入的数据源自动进行加工处理,并储存于磁性介质上.所有记帐、分析及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均在计算机程序的控制下自动进行。然而,电脑中的原始数据必须是由人工事先进行审核和输入计算机的,一旦原始数据在输入中发生错误,计算机无法识别,只会将错就错地进行各种计算工作.因而自动处理数据的准确性,完全依赖于原始数据输入的准确性,正因为会计电算化的这一固有弱点,所以对内部控制提出了一些新的具体要求:一切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过程都必须法律规范化 ,并保持准确性和相对的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2、控制操作人员的职能,是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要求之二.授权、批准控制是一种常见的、基础的内部控制。在手工会计系统中,对于一项经济业务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某些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审核和签章。但会计电算化后,职能划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业务处理全部都是以电算化系统为主,因而电算化功能和知识的高度集中导致了职责的集中,特别是会计人员的职能开始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移.某些人员既可从事数据的输入,又可负责数据的输出和报送。因此,假如不加强内部控制,就会使某些计算机操作人员直接对使用中的程序和数据库进行修改,操纵处理结果,从而加大了出现错误和舞弊的风险。 3、避开会计档案无纸化和电脑操作无形化带来的风险,是会计电算化对内部控制提出的新要求之三.在手工方式下,信息以帐、证、表等形式存储在不同的纸质上,增、删、修改了的会计凭证或会计帐册都可以从各自的笔迹和印章上分清责任.但实行了电算化会计后,有形记录较传统手工会计系统大为减少,凭证、经济业务事项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