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辅导计划及措施 老师:柳成会 学科:七(3)班数学 时间:2024 年春季学期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养教育,使教育教学工作能面对全体,使学生能够全面进展。特制定“学困生辅导”的计划和具体措施:一、学困生的确定:依据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把成绩不合格确定为学困生。 二、工作目标1.力争学困生转化面达到 20%.2。培育学困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有一些适合个人的学习方法。 三、学困生情况分析学困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1。自卑感强。学困生由于各方面较差,受到批判较多。父母的训斥、怒骂,同学的讽刺、挖苦,加上某些老师的“另眼相看”,使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而自暴自弃。 2。逆反心理较强.因为深感别人对自己的轻视,学困生的言行。例如,认为违反纪律是“勇敢”,向老师反映情况是“出卖朋友”.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在日常道德行为上言行不能统一。学困生的形成,固然与家庭、社会和学生等因素有关,但与老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态度和方法更有直接的关系.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才能的基础在于深信有可能成功地教育每个儿童,我不信任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或男女青年.”事实上,学困生也有其长处和闪光点,老师应该也能够做好每一个学困生的辅导转化工作.四、工作措施与方法1.动之以情,消除戒备心理 消除戒备心理的唯一途径,是老师对学困生要爱得真,爱得深,将严格要求渗透在爱之中。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老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2。尊重信任,唤起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表现为对个人的自我尊重,也要别人尊重自己的权利和人格。老师应当尊重、信任学困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自卑心理,唤起自尊心,培植自尊心。所以老师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对学困生要求要适度.要求过高,他们会认为高不可攀,望而却步;要求过低,不利于培育学困生的学习毅力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2)让学困生获得成功。只有当他们真正体验到经过努力而获成功的欢悦时,才能树立起进步的信心和愿望。老师可以布置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任务,在完成之后给以适当的鼓舞. (3)让学困生充分进展自己的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长处.在选择班干部时应加以考虑,让他们也能担任一定职务,在集体中发挥作用。总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