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试重点第一章 人力资源规划1、人力资源规划—指为实行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毕企业的生产经营目的,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措施,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应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应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鼓励员工的过程。工作岗位分析2、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3、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1、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及环境进行系统研究。2、界定工作范围和内容后,提出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有的员工资格条件。3、制定出工作阐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4、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人员奠定了基础。2、为员工的考核、晋升提供了根据。3、是企业单位改善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应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的重要环节。5、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1、准备阶段;2、调查阶段;3、总结分析阶段。6、岗位规范—即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原则,它是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题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规定等所作的统一规定。7、工作阐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8、岗位规范和工作阐明书区别:1、所波及的内容不一样。工作阐明书是以岗位“事”和“物”为中心,而岗位规范所覆盖的范围、所波及的内容要比工和阐明广泛得多,只是其有些内容与工作阐明书的内容有所交叉。2、所突出的主题不一样。岗位阐明书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处理“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的问题;工作阐明书不仅要处理岗位阐明书的问题,还要回答“该岗位是一种什么岗位?这个岗位做什么?在什么地点和环境条件下做?”3、详细的构造形式不一样。工作阐明书不受原则化原则的限制,可繁可简,构造形式多样化;岗位规范一般由企业职能部门按企业原则化原则,统一制定并公布执行的。9、工作岗位设计的原则:因事设岗。10、工作岗位设计的措施:1、岗位设置的数目与否符合最低数量原则。2、所有岗位与否实现了有效配合,与否足以保证组织的总目的、总任务的实现。3、每个岗位与否在组织中发挥了积极效应,它与上下左右岗位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