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资料(思想政治)经济生活(必修 1)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一、基础知识梳理1.货币的本质⑴ 一般等价物就是体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互换的媒介的商品。⑵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⑶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2.货币的职能(1)货币的基本职能 ① 价值尺度: ② 流通手段: (2)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3.纸币 (1)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 (2)发行规律: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程度。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 货币流通次数4.信用工具 (1)结算方式: ①用现金完毕经济往来的收付。 ②双方通过银行转账完毕经济往来的收付。(2)信用卡:长处:集存款、取款、借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能减少现金的使用,简化收款手续,以便购物消费,给持卡人带来诸多便利。(3)支票:种类:重要有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两种。5.外汇和汇率(1) 外汇:是用外币表达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例如美元、欧元等。(2)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假如用 100 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阐明外汇的汇率升高;反之,则阐明外币汇率跌落。(3) 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① 含义: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 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6.供求影响价格引起商品价格变动和差异的原因诸多,如气候、时间、地区、生产关系、政策等。多种原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变化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7.价值决定价格⑴ 价值和价格的关系: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体现。⑵ 商品价格量是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而非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8.价值规律⑴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互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互换。⑵ 价值规律的体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9.价格变动的影响⑴ 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 一般说来,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置;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长对它的购置。 ② 价格的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一样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是不一样的。[考虑生活必需品和高档耐用品] 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