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企业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会计平衡公式)是反应会计要素之间基本关系的恒等式。 期初余额+本期增长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期末余额,不算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会计等式) 资产最终都是来源于所有者的投入和从债权人借入的资金以及其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效益,即分别来源和归属于所有者或投资人和债权人。归属于所有者的部分形成所有者权益;归属于债权人的部分形成负债(即债权人权益)。资产表明的是资源在企业存在、分布的形态(资金占用),而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则表明了资源获得和形式的渠道(资金来源)。 资产与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它是复式记账法的理论基础,也是企业编制资产负债表的根据。 经济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变化,可归纳为如下 4 种(教材为 9 种,即细分,理解) (1)某个要素内部一增一减; (2)等式左右同增; (3)等式左右同减; (4)等式右边一增一减。第二章 会计核算的详细内容与一般规定第一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 第二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规定 第一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 会计核算的内容是各单位在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发生的多种各样的经济业务事项。其中,经济业务发生在单位与其他单位和个人之间,如产品销售等;经济事项发生在单位内部,如计提折旧等。经济业务事项详细包括如下内容:(基本同会计要素次序) (一)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 1、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重要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视同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存款等其他货币资金 2、有价证券是指表达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证券,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等。 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 (二)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存货、固定资产等) 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是企业进行或维持生产经营活动、具有实物形态的经济资源,一般包括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库存商品等存货,以及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设施、运送工具等固定资产。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债权是单位收取款项的权利,一般包括多种应收和预付款项等。 债务是指单位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的、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负债,一般包括各项借款、应付和预收款项以及应交款项等。 (四)资本、基金的增减(所有者权益) 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本钱。会计上的资本专指所有者权益中的投入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