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软件学院文献 学院【】4 号 软件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及学科竞赛管理措施为鼓励软件学院学生积极参与课外科技学术活动,踊跃参与学科竞赛,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增进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涌现特制定本措施。第一章 领导和组织机构1、成立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及学科竞赛指导委员会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及学科竞赛的积极性关系到素质教育和创新型软件人才培养的成效,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关乎学院的荣誉和声望,也是学院综合竞争力的体现,理应得到全院教职工的重视与支持。学院成立“软件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及学科竞赛指导委员会”(如下简称委员会)。委员会设主任 2 名,由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担任;设副主任 4 名,由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担任;设委员若干,由企业技术骨干和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及学科竞赛指导小组组员担任。委员会重要负责统筹安排有关领域的制度建设和资源配置。学院每年拨出专款设置学生科技创新专题基金,用于支持有关领域的活动及竞赛,列入每年的预算,基金的详细支出计划由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研究决定。2、成立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及学科竞赛指导小组学院成立“软件学院学生科技创新及学科竞赛指导小组”(如下简称指导小组)。指导小组在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设组长 1 名、副组长 1 名,组员为学院专业教师和有关辅导员,可由学院指定或自愿报名参与。指导小组重要负责各级各类学生科技创新及学科竞赛的指导和评审工作。指导小组承担在大一开设的《国内外学科竞赛》专业选修课的教学任务,向学生简介国内外重要的学科竞赛,从低年级做起,激发学生爱好,课程计 1 学分。同步,学院开设《创新实践课》专业选修课,凡同步选修《国内外学科竞赛》和《创新实践课》并在指导小组指导下参与国家级及以上竞赛并提交作品、获指导小组验收通过的,视为课程合格,合计 2 学分。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的申报、立项、评审等有关规定见本措施第三章。指导小组应亲密关注有关学科竞赛的动态,及时组织、指导学生团体参赛,安排好培训,并准时报送作品,某些重要赛事应组织大一的保送生尽早组队训练;指导小组与软件学社应保持亲密联络,根据学生实际状况酌情安排参赛。学院为指导小组提供必要的软硬件支撑和经费保障,根据指导小组组员指导学生参赛的获奖状况予以奖励,根据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状况予以计算教学工作量,详见本措施的第六章。3、学院软件学社在科技创新和学科竞赛活动中的职责软件学社是是学院团委学生会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