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1、贞观之治(唐太宗李世民)p8措施:①吸取隋亡教训 ②轻徭薄赋 ③勤于政事 ④廉洁奉公 ⑤减轻农民赋税劳役 ⑥戒奢从简 ⑦合并州县 ⑧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房(房玄龄)谋杜(杜如晦)断”,谏臣魏征(镜子) “舟因此比人君,水因此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重视人民的力量,搞好君与民的关系,统治者要执政为民。2、贞观之治体现 : 政治清明、经济繁华、国力强盛、人民安居乐业。(此句话还可用于评价“文景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3、开元之治:(唐玄宗李隆基)p12措施:①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的姚崇、宋璟等为宰相②重视地方吏治,中央优秀官吏下放地方,亲自考核县令政绩③戒奢从简4、科举制的创立 p17 (清朝 19 科举制废除)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隋炀帝——正式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太宗——扩充国学规模,设状元。武则天——设武举和殿试。 唐朝以进士、明经两科最重要唐玄宗——诗赋成为重要考试内容。科举制的影响:①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② 增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③ 科举制增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增进了唐诗的发展。5、(隋炀帝)京杭大运河的开通 P4开凿目的: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6 开始。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E.涿郡 F.余杭 G.洛阳京杭大运河沟通的水系:由北向南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京杭大运河开通的历史意义: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增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评价大运河的诗作:唐 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 胡曾《汴水》千里长河一但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汴河怀古》:大家都说隋朝灭亡是由于京杭大运河,但直到今天南北航向仍然靠它运送。假如没有隋炀帝巡行江都的事,他的功绩和大禹相比也是可以的。他的观点比较客观,全面。《汴水》:京杭大运河的开通奏响了隋朝灭亡的前奏。巡行的锦帆还没落下部将叛变之事就发生了,炀帝更是没有返回都城,客死江都。《汴河怀古》较为对的,它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去评价大运河的开凿,既看到了不过人们看到的消极面,又看到了当时人们没有看到的积极面,将问题一分为二来看待.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