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位淘汰考核管理办法一、目的为客观评价员工的德、能、勤、绩、廉,帮助员工查找不足,激励督促员工不断提高自身综合业务素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特制定本办法.二、本管理办法适用于非试用期的管理人员和员工。三、成立末位淘汰考核领导小组组长:总经理 成员:总经理办公室、各部门经理及主管四、考核要求A、人员考核根据“谁管理,谁考核;谁相关,谁考核”的原则进行。B、人员考核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绩的原则,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实行定性指标评分考核(考核表 1—1、1—2)和办公室检查评分考核(考核表 2)、OA 系统工作评分考核(考核表3)三项相结合的办法,每月进行一次。根据部门实际被考核项目不同,分以下四种情况:①参加三项考核的行政部门员工,定性指标评分考核占 60%,办公室检查评分考核占 10%,OA 系统工作评分考核占 30%,总分 100 分.②参加三项考核的财务部、业务部、单证部员工,定性指标评分考核占 60 % ,办公室检查评分考核占20%,OA 系统工作评分考核占 20%,总分 100 分.③不参加办公室检查的部门,如电商部,定性指标评分考核占 60%,OA 系统工作评分考核占 40%,总分 100分。④不参加 OA 系统工作评分考核的部门,如场地,定性指标评分考核占 60%,办公室安全检查评分考核占40%,总分 100 分.C、考核结果以考核分值的高低排序,共分为四个格次,依次是:考核分达 90 分以上(含 90 分)为优秀、85—89.9 分为良好、75—84。9 为合格、75 分以下(不含 75分)为不合格.D、考核结果应与评先、奖励、表彰的分配挂钩.五、公司对不同级别的员工考核的侧重点不同,因此考核的评分标准也不同.考核必须依据被考核者的级别确定相应的评分标准,评分标准分甲类人员、乙类人员两种评分标准.1、甲类人员:管理者代表、副总、财务总监、办公室主任、部门经理、经理助理、部门主管、财务部经理。2、乙类人员:主办会计、出纳、成本会计、文员、采购员、外销员、营销员、设计员、市场调研员、网络管理员、内勤。六、淘汰模式(1)乙类人员末位淘汰:以公司每月考核结果为依据,分三级淘汰情形进行淘汰。A、一级淘汰情形:符合下列两种情况之一:①一次月度考核不合格 或 ②在乙类人员中列末位的,下发书面末位预警通知,三个月内月薪下调 30%,且对此员工进行训诫谈话并加强教育培训.B、二级淘汰情形:符合下列两种情况之一:①两次月度考核不合格 或 ②累计两次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