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柱、圈梁、板缝钢筋绑扎施工工艺构造柱、圈梁、板缝是砖混结构、外模内板和外砖内模结构主要联结构件。它具有提高结构整体性、抗震性和耐久性的功用。其钢筋绑所的特点是:布置零星分散,截面较小,数量较多,操作空间小,质量要求严等。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六层及六层以下的民用建筑砖混结构的构造柱、圈梁、板缝的钢筋绑扎工程。一、材料要求1。成型钢筋钢筋材质和成型规格符合设计要求。2.其他20~22 号铁丝(火烧丝)、水泥砂浆垫块等.二、主要机具设备1。主要机械设备钢筋除锈机、调填机、切断机、对焊机、弯曲成型机等.2。主要工具钢丝刷、砂箱、工作台、手摇板、卡盘、钢筋板子、各种切断器、起拱扳子、小撬杠、骨架绑扎架、各种钢筋钩、滑轮、夹具和测力器等。三、作业条件1.学习、熟悉施工图纸,明了构造柱、圈梁、节点处钢筋构造及各部做法;根据工程进度要求,确定圈梁钢筋的合理分段与搭接位置和安装次序,并进行细致的技术交底。2。模板已经支设或部分支设,其尺寸及牢固情况符合钢筋绑扎要求;模板内杂物及垃圾已清除洁净。3。钢筋按施工平面布置图要求,按绑扎次序、不同型号、规格整齐堆放在规定的位置。4。进场钢筋已根据设计图纸和配料单认真核对,钢筋的型号、尺寸、数量、钢号、焊接质量,均符合要求。5。在模板上已弹好水平标高线。6.检查构造柱基础及下层伸出搭接钢筋的数量、位置、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四、施工操作工艺(一)构造柱钢筋绑扎1。一般实行先砌外砖墙后绑构造柱钢筋,亦可实行预制好构造柱钢筋骨架,安装后再砌墙体.2.当下部基础或下层构造柱混凝土达到 30%以上强度,即可开始绑扎构造柱钢筋.钢筋接头多设在梁板上面,伸出梁、板面高度要符合设计和法律规范要求。如现场绑扎时,先将每根柱所有箍盘套在下层伸出的搭接筋上,接长构造柱钢筋,划上箍筋间距,逐个绑扎.应注意的是箍筋搭接处,要沿受力钢筋方向错开绑扎。箍筋端头平直长度不小于 10d,弯钩角度不小于135°.3.构造柱钢筋与圈梁钢筋应绑所连接,使形成一框架体系,在柱脚、柱顶与圈梁相交的节点处应适当加密柱的箍筋,加密范围应符合设计要求。4。为使构造柱钢筋的位置正确,在砌马牙槎时,应沿墙高每 500mm设两根¢6mm 水平拉结钢筋,与构造柱钢筋绑扎连接。5。砌完砖墙后,应对构造柱钢筋进行整修,以确保钢筋位置及间距正确,然后即可支模浇筑。(二)圈梁钢筋绑扎1。圈梁钢筋一般在模板支好后绑扎.当采纳预制绑扎骨架时,可将骨架按编号吊装就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