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安全行动计划(2024—2024 年)为提高妇幼健康服务质量和水平,切实保障母婴安全,维护妇女儿童健康权益,自 2024 年起,在全国组织实施母婴安全行动计划。一、总体要求以预防和减少孕产妇和婴儿死亡为核心,以落实母婴安全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提升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为抓手,以强化质量安全管理为保障,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便捷、温馨的妇幼健康服务,全力维护妇女儿童健康。二、行动目标自 2024 至 2024 年,通过开展母婴安全行动,提升妇幼健康服务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到 2024 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下降到 18/10 万,全国婴儿死亡率下降到7.5‰。在此基础上,树立一批母婴安全示范单位。三、行动范围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机构(以下简称助产机构),重点是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妇幼保健院和妇产医院.四、行动内容(一)妊娠风险防范行动。1。提升风险防范意识.以科学备孕、孕产期保健、安全分娩为重点,制订孕产妇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开发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材料。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站、微信、微博等大众媒体,制作参加科普节目,积极撰写科普文章,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普及孕育健康知识,提升群众健康素养,使每个孕产妇成为自身健康第一责任人,积极参加配合医疗保健活动,提升自我保健和风险防范意识。2。做好备孕咨询指导.将妊娠风险教育作为孕妇学校开班第一课。设立生育服务咨询室,汇合妇科、产科、生殖、遗传、心理、中医等专业力量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法律规范提供生育力评估和备孕指导。综合评估妇女基础健康状况、生育能力和年龄等因素,客观告知妊娠几率和风险,引导群众正确认识高龄高危妊娠风险。3。开展妊娠风险评估。根据《妊娠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法律规范》要求,开展孕产妇妊娠风险筛查和评估,对孕产妇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在《母子健康手册》及相应信息系统作出明显标注。对于妊娠风险分级为“黄色(一般风险)”、“橙色(较高风险)"、“红色(高风险)”和“紫色(传染病)”的孕产妇,应当建议其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和住院分娩。对患有疾病可能危及生命不宜继续妊娠的孕产妇,由副主任以上任职资格的医师进行评估和确诊,告知继续妊娠风险,提出科学严谨的医学建议.4。提供生育全程服务。使用全国统一的《母子健康手册》,整合孕前保健、孕期保健、住院分娩、产后避孕、儿童保健等内容,提供系统、法律规范的优生优育全程服务,打造无缝连接“一条龙”服务链.法律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