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 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犯罪要受到刑事制裁;了解我国刑法的种类;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发生。了解我国法律关于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警示自己不能犯罪,即使不满 16 周岁,犯了刑法规定的八种罪也要受到法律的严惩.认识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法律给予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要注意保护自己。2、过程与方法结合活动中提出的问题“法律导航",从理性的层面理解犯罪为什么要受到刑事制裁;我国刑法是怎样处罚犯罪行为的;为什么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法律给予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避开违法犯罪,使自己健康成长,就要了解犯罪要受到怎样的惩处,才能进一步增强法制观念,最大限度地预防犯罪发生;同时,树立运用法律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运用法律与犯罪分子作斗争.教学重点:犯罪要受到刑事处罚和刑事责任的年龄教学难点:公民同违法犯罪作斗争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2、犯罪的三个特征是什么?3、为什么说不良行为容易进展成违法犯罪?4、未成年中学生怎样才能避开违法犯罪的发生?二、案例研讨:阅读课本 81 页—82 页的内容,讨论“谁应应当负刑事责任”,并说明理由。老师指导:根据我国的刑事年龄规定,已满 14 周岁不满 16 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损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q###j、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 8 种最得,才负刑事责任。故小华不负刑事责任,他虽然已满 14 周岁但不属于 8 种罪。小文负刑事责任,虽不满 16 周岁,但其犯的是抢劫罪属于 8 种最之列。小东也要负刑事 责任,根据刑法第 267 条规定,已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活动二:讨论会-—小丽的故事(1)设计目的知道要积极和 违法犯罪作斗争。在斗争中,既要勇敢又要机智。(2)过程指导第一步:学生分组讨论小丽的故事,并就怎样应对非法侵害,积极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畅谈自己的体会和感想.第二步:全班沟通,每组派出代表陈述本组的讨论结果。第三步:老师小结点拔(3)老师对讨论过程忠表现积极的学生给予肯定和鼓舞。三、知识点梳理犯罪要受到刑事制裁1、惩处犯罪的意义(1)对犯罪分子加以惩处,可以及时制止他们继续犯罪,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的稳定;(2)同时 可以遏制其他犯罪行为,对社会上的不法分子起到警戒和震慑作用,使他们悬崖勒马,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2、我国刑法的种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