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电话礼仪08 朝鲜语 2 班,刘欢,08116216在商务活动中,为了体现相互尊重,需要通过一些行为准则去约束人们在商务活动中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包括仪表礼仪,言谈举止,书信来往,电话沟通等技巧,现代社会在众多的商务礼仪表现中已展现出了各种有效的手法,然后在通话环节却普遍缺乏重视,电话礼仪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本文笔者便将就这一问题浅谈一些拙见.现代社会中,电话的使用几乎无处不在,离开了电话,人们之间的社交及社会关系将大受影响。作为一个现代的企业,无论公司还是工厂,其内又无论领导亦或员工,电话之使用是万不可离之须臾的.随着电话使用频率的不断上升,在商务礼仪中便产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电话礼仪。通常我们或多或少都知道打电话时要专心致志、注意基本礼貌用语和通话的法律规范性。但这些看似简单的要领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尽如人意。一通好的电话可以为我们制造更多的利益,一通糟糕的电话却或许会断送一个重要合作伙伴,那么我们究竟要如何才能将电话礼仪融会贯穿呢?笔者将先从拨打及接听两种立场来浅析。一、拨打电话在拨打电话时,我们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一)通话的时间和时机这是电话礼仪的基本要求.假如没有重要的事情,应尽量避开在节假日打电话,打电话谈正事容易打扰到对方日常休息时间并可能被认为是在骚扰对方;在与客户通话、通报信息、了解情况等等时,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去选择星期一上午通话,其中又以客户刚上班的一两个小时通话为最(其原因涉及到周末综合症等现代都市病,在此不展开讨论);与之相对也尽量不选择星期五下午客户下班前的一两个小时及周末进行通话,此时客户处于放松状态,对信息的接受易产生疏忽与遗忘等情况;另一方面,不应打扰通话对象日常休息时间,最直接的例子是不可在对方就寝时通话,如晚上 10 点至次日早上 7 点。另外对于跨国通话还要考虑到时差问题,使其不违反上述的时机的要求。通话的时机很有讲究,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双方关系导致双方工作效率下降。(二)通话时间的长度即打多长时间的电话。通话礼仪规定:若无重要事情、例外情况,打电话应长话短说、废话不说、没话别说,俗称通话三分钟原则。即是说通话过程中,掌握主动权的拨打电话者应将通话要点压缩至三分钟内使通话总时长尽量不要过长.(三)通话内容要法律规范一般通话时有以下重要内容的程序须注意:先要问候对方;其次要自报家门,一般情况下仅报姓名即可,不熟悉情况下可加报所在单位及职务;这两点是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