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宋词》教学设计

《宋词》教学设计_第1页
1/10
《宋词》教学设计_第2页
2/10
《宋词》教学设计_第3页
3/10
宋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能使学生了解词的有关常识,感受宋词婉约派与豪放派的不同风格。2.熟记相关的作家作品。3.把握豪放词与婉约词的意境及特点。4.积累重要的实词虚词。5.理解词人复杂的心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在通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欣赏词中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色。2.学习词用典的贴切自然。3.掌握一些常用的鉴赏诗歌的方法。4.通过解决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教学难点】1.理解《念奴娇》所抒发的壮志难酬的沉重感慨,尤其是对“人生如梦”的理解。2.体会《雨霖铃》凄婉惆怅的离愁别绪。【教学方法】《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以讲授为主,用语言再现当时场面,引导学生去想象苏轼登赤壁怀念英雄的情景,尽可能使其有如临其境之感。下片以讨论为主,启发学生思维的火花,讨论能更深入领会到诸如烘托借代等艺术手法,领悟到苏轼用词的精妙。《雨霖铃》以讲授法为主,通过反复的诵读,感受词中浓浓的别离之情,掌握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写作特点。【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前播放李叔同的《送别》,营造离别感伤的氛围。长亭送别,执手相看,西口走送,挥手回眸,柴门扶杖,汽笛声催,生命在演绎着悲欢与离合。而当我们轻轻叩开古典诗词的门扉,不经意间就会发现一个个泪眼婆娑的丽姿和一个个凄婉缠绵的动人故事。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别离诗,感受别离诗的千种风情,这就是柳永的《雨霖铃》。二、简介作者柳永,北宋词人。原名柳三变,字耆卿,福建崇安人。景祐元年(公元 1034 年)中进士,后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柳永终身失意潦倒,死于润州。柳永一生的创作活动主要在宋真宗、仁宗时期。善为歌词,是宋词的大作家。柳永的词,流传很广,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柳词善于铺叙,又能吸收民间口语,故词的语言通俗明畅,词的感情真切,但也含有消极颓废的情绪,亦有部分品味庸俗的作品。所作慢词继承和发展了唐末民间慢词,奠定了宋代慢词的基础。著有《乐章集》。三、字词检查读准下面的词语并说出意思:凝噎(ye):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ch6n):深厚的样子。“沈”同“沉”。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四、赏析诗词1.学生自由朗读全词,把握词的感情基调学习诗歌,很讲究诵读。况且《雨霖铃》又是一首词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宋词》教学设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