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金塔县中东小学 葛万红随着教改以及高效课堂教学的深化,国家对信息设备的资金的大量投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信息技术如何融入课堂,这对全体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人说是信息技术的进展拽着教育在前行,有人说是教育拖了信息技术的后腿,不管怎么说,互联网时代迫使我们重新认识世界,重新审视教育,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应用和融合还有待于改进和加强。下面就如何提高老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谈几点我不成熟的看法。一、更新理念,不断学习,跟上技术进展的步伐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要树立终身学习和主动学习的意识,跟上信息技术进展的步伐,熟悉信息技术进展的动向和潮流,不至于在理念和思想上落伍。而今,我们的教室都有了交互式电子白板、一体机等多媒体教学设备,熟练掌握这些设备及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技巧是必须的,除了老师之间互相学习外,我们应借助高速发达的网络来学习。此外,要尽可能多的掌握各类教育信息技术。比如即时通信工具 QQ、演示文稿工具 PPT、画图软件 PS、微课制作工具录屏软件、视频编辑软件等。只有熟练掌握这些工具,才可能运用自如的实现技术和教学的融合.“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解放路小学教育联盟教研活动沟通材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过程以老师为中心:从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步骤,都是老师事前安排好的,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地参加.而今,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优化整合,可以更好的创设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为主导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让课堂富有吸引力,实现人机交互,师生、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动力.课堂上利用可爱的动物卡通、动听的音乐强烈的刺激学生的视听器官,引出的问题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触发了孩子在整堂课中都积极动手、动脑,以探究原委的好奇心。巩固练习中老师大胆创新,将其设置成动画、游戏等。整堂可看、可听、可说、可操作,脑、眼、耳、口、手并用,学生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让一节抽象的课堂“活”起来.四、强化深度,真正在精细化和深度化上下功夫一方面要适应技术进展的快节奏,另一方面还要避开随波逐流的跟风心态.不能样样都懂,样样不通。最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合适的、有用的,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