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个人职业化水平作者:米绘锦/misqi@sina.com什么是职业化?职业化至少包括从内到外的三个层次: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行为法律规范。一.职业素养是职业化的基本特征职业素养通俗讲是指职业态度,是否从内心尊重本职业,是否从内心尊重本职业的规则,是否能够根据职业的操作法律规范和流程来开展工作,是衡量一个人职业素养的重要指标。从工作态度“我有选择吗?没有,所以我不得不继续支撑下去.”到“假如没有选择,那就欢乐的面对吧!”的改变,就是一次职业素养的提升。二.职业技能是职业化的基本要求职业技能是工作岗位对工作者专业知识的要求,例如律师要对法律有深化了解,从事人力资源服务就要对当地劳动人事法规政策熟悉.三.根据职业行为法律规范开展工作是职业化的具体体现职业行为法律规范也叫职业行为标准,是经验的积累,是很多次失败教训换来的;法律规范是效果和效率的保证,能对工作中的疏漏进行有效的防范。我们把完成工作的成功行为进行总结整和,就形成了职业行为法律规范。因此,职业化程度高的员工总是能够根据法律规范来开展自己的工作,以确保少犯或不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效果。如何评价自己的职业化水平?内在的东西是可以通过外在的表现来反映的,我们可以通过与职业资格标准和职业行为标准的对比来测评自己的职业化水平。一.职业资格标准资格标准是任职资格不同能力级别表现出来的特征,主要包括必备知识、专业经验、专业技能和工作成果四部分。其中,专业技能是资格标准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人是否达到某个专业级别的最主要指标,其包括了若干技能要项,每个要项还可以再包括若干技能标准项。职业资格标准1 必备知识它是支持员工完成业务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包括:● 公司知识:公司文化、公司组织结构、公司产品、公司在行业的地位等公司基本概况和相关业务流程● 专业知识:主要指本职业专业理论等● 周边知识:与工作岗位有关的外围知识2 专业经验从事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的经历与时间长短。3 专业技能4 工作成果指在专业领域内取得的工作业绩。二.职业行为标准行为标准是完成某一业务活动的成功行为的总和,基本结构包括行为模块、行为要项和行为标准项三个部分。职业行为标准职业技能职业行为法律规范职业素养必备知识专业经验专业技能工作成果技能要项 1技能要项 2技能要项 3技能标准项 1技能标准项 2技能标准项 3行为模块 1行为模块 2行为模块 3行为模块 4行为要项 1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