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润心田,乐学古诗——浅谈小学低年级古诗教学的有效策略镇江市丹徒实验学校 212000 管茜 摘要:一提起诗文,人们就会想到唐诗宋词,它们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珍宝,是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所以成了人文教育和评议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因此,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教材中便蕴含了许多古诗文。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知识有限,所以语文教学大纲对低年级古诗的教学目标定得较低,但古诗的教学是阅读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让孩子们真正体会到诗中评议的美妙,获得情感体验,不下一番功夫可不行。 关键词:低年级 古诗文教学古诗文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珍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可谓字字珠玑,千百年来,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1—6 年级的学生背诵古今中外诗文 160 篇.而且在其附录的“古诗词背诵推举篇目”中就有 70 首。而低年级学生身心进展的特点,决定了古诗文诵读的目的不在于要求学生理解内容的深度,而在于积累语言、增强语感、提高文学修养,所以,不必要求每篇都字字明悟,句句领悟,只要学生大致了解主要意思,即“模糊解读"即可,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诵读积累上。诗词中更深层次的意思,自会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文学素养的提高而逐步领悟。我们要利用儿童时期的记忆力,要求学生多背点经典诗文,不求甚解,但求熟背,记下一些永恒的东西,做一种终生可以去消化、理解、受益的文化准备。那么,如何使儿童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饶有兴趣地诵读与积累更多的古诗呢?我认为可以采纳以下方法辅助教学:一、巧用绘画,体会诗境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展现出一幅幅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美好景画。在诵读过程中要善于运用简笔画勾勒出古诗的情景,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古诗意思,便于诵读和记忆。如寇准的《咏华山》,引导学生诵读“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一句,简笔画勾出—— 一座高高耸立在群山之中的华山;诵读“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时,一边在华山之上添画太阳,一边在华山山腰画上朵朵白云。简单明快的线条,留给学生直观形象的记忆,学生读起来一定有滋有味。 又如骆宾王的《鹅》一诗,图画背景是一个两边长满绿树的小池塘,一只雪白的鹅正在水面上弯着长脖子朝天空叫,水下是清楚可见的红色脚掌有节奏地划动着,“绿”“白”“红"色彩艳丽,煞是好看。 像这样的古诗教学还有《江南》《独坐敬亭山》《敕勒歌》等,老师在作画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