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耐久性控制专项技术交底交底人: 复核人: 接收人: XXX 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第 X 项目部二 OO 五年八月结构耐久性控制专项技术交底结构由于受水质、温度等特定环境和使用条件的影响,混凝土易出现炭化、裂缝、钢筋锈蚀等耐久性不良的通病,导致结构物过早损坏,危及结构物的整体或局部安全,缩短使用年限。因此,进行混凝土的耐久性施工十分重要。混凝土的耐久性主要取决于组成材料的品质与混凝土本身的密实度。因此要从原材料选择、水灰比控制、锈蚀通道截堵、混凝土拌运浇筑、裂缝控制、掺用外加剂等方面实行综合措施,保证混凝土工程的耐久性.一、严格选用原材料钢材、水泥等重点建材要坚持“三原三定”原则,即原厂材料、原厂发票、原厂质保书,定厂、定批量、定检验;砂石料必须经监理、施工和建设三家共同认可,并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坚持从源头把关,反对中途“改行"。水泥:要全部使用抗炭化、抗冻性能强,早期强度高、干缩性能小的名牌水泥。骨料:选用合理骨料粒径,防止粒径过大,级配不合理,使混凝土内部密实性差.工程用水:被污染的水不能作为冲洗碎石、混凝土拌和与养护用水。二、水灰比的控制在原材料品质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水灰比决定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水灰比较小时,水泥浆的组织密实,透气性小,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较好;水灰比大时,水泥浆中多余水分蒸发留下的气孔、泌水形成的毛细管以及骨料下部聚积的水隙等通道较多.由于干缩性越大,抗渗性、耐久性就越差,因此,工程施工中,除对混凝土强度等级有明确要求外,还对水灰比的最大值作了硬性规定:水上区、水位变化区、水下区的最大水灰比分别为0.5、0.50、0.55。在混凝土配比设计中尽量减小水灰比和用水量,同时,为使混凝土中具有足够的水泥浆充分包裹钢筋,规定了单位混凝土中最小水泥用量。水上区的桥梁空心板、盖梁,水位变化区的箱涵墩墙、桥墩柱等部位的混凝土不仅易炭化,还容易受到化学侵蚀和冻融剥蚀,水灰比应从严控制。泄水涵水下部位混凝土的水灰比参照水位变化区适当减少,易受污染水质影响的外部混凝土和厚度小于 60cm 的墩墙混凝土,水灰比减少 0.05。三、堵截钢筋锈蚀通道钢筋保护层。保护层厚度:根据结构特点、所处环境等因素合理确定。厚度过大会减少构件有效断面,降低承载能力,混凝土表面容易产生裂缝;保护层厚度过小,混凝土易受水中有害物质的侵蚀。垫块:其强度要高于构件设计强度,厚度要均匀,并充分振捣,保证其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