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流法律法律规范概述一、名词解释国际条约是国家及其他国际法主体间所缔结的以国际法为基础,确定其相互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一种国际书面协议,也是国际法主体间互相交往的一种最普遍的法律形式.国际惯例是指在国际上因对同一性质的问题所实行的类似行为,经过长期反复实践逐渐形成的,为大多数国家所接受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不成文的行为规则。物流法律法律规范是指调整在物流活动中产生的,以及与物流活动有关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法律规范的总称.物流服务合同是指第三方物流企业与其他企业约定,由第三方物流企业为后者提供全部或部分的物流服务,而由后者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支付酬劳的合同。二、单项选择题1.狭义的物流是指( A )。A.销售领域的物流 B.生产领域的物流C。废旧物品回收领域的物流 D.商品退回领域的物流2。物流提供者在时间段内根据价格向物流需求者提供的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一系列个性化物流服务的物流活动的组织者是( C )。A.第一方物流 B。第二方物流 C.第三方物流 D。第四方物流三、多项选择题1.物流活动主要包括( ABCD ).A。运输 B.储存 C.搬运装卸 D.信息处理2。根据物流的范围将物流分为( AB )。A。社会物流 B.企业物流 C.区域物流 D。国际物流3.物流法律法律规范的特点有( ABCD ).A.广泛性 B.复杂性 C。技术性 D。国际性4。物流法律法律规范的渊源包括( ABCD )。A。宪法 B。法律 C。行政法规 D。技术标准5。物流法律关系的要素有( ABC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权利义务六、案例分析1.上海某制衣厂于 2006 年 11 月 11 日与中国某财产保险公司的代理人签订了包括自燃等保险事故在内的企业财产保险合同.根据保险合同,该厂将自有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全部投入保险,保险费 3 万元,保险期限一年.在财产保险合同、保险单及所附财产明细表中,均写明投保的流动资产包括产成品、原材料和产品存放在本厂库房,并标明了位置.投保后,制衣厂先后于 2007 年 7 月 8 日、12 日两次将保险产成品发往其驻南京的销售部,共计 2 000 件,价值 35 万元.2007 年 8 月 10 日,南京气温连日持续高温,引起南京库房的货物自燃,全部被毁。对此损失,保险公司拒绝赔偿.问题:1。本案物流保险合同关系中的主体、客体和内容分别是什么?2.本案中引起物流保险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终止的法律事实是什么?参考答案:1。主体是投保人上海某制衣厂和保险人中国某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