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I 篇 习题解答第一章 绪论1。1 简要概述环境学科的进展历史及其学科体系。解:环境学科是随着环境问题的日趋突出而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边缘学科。它经历了 20 世纪 60 年代的酝酿阶段,到 20 世纪 70 年代初期从零星的环境保护的讨论工作与实践逐渐进展成为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环境学科是一门正在蓬勃进展的科学,其讨论范围和内涵不断扩展,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广泛,而且各个学科间又互相交叉和渗透,因此目前有关环境学科的分支学科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划分方法。图 1-1 是环境学科的分科体系。图 1—1 环境学科体系1.2 简要阐述环境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及其学科体系。解:环境工程学作为环境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是利用环境学科以及工程学的方法,讨论环境污染控制理论、技术、措施和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保证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存以及社会的可持续进展。图 1—2 是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图 1—2 环境工程学的学科体系1。3 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哪些可能的方法,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解:去除水中悬浮物的方法主要有:沉淀、离心分离、气浮、过滤(砂滤等)、过滤(筛网过滤)、反渗透、膜分离、蒸发浓缩等。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重力沉降作用、离心沉降作用、浮力作用、物理阻截作用、物理阻截作用、渗透压、物理截留等、水与污染物的蒸发性差异。环境工程学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及原理生态修复与构建技术及原理清洁生产理论及技术原理环境规划管理与环境系统工程环境工程监测与环境质量评价水质净化与水污染控制工程空气净化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与管理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土壤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废物资源化技术1。4 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去除有哪些可能的技术,它们的技术原理是什么?解:去除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主要技术有:物理吸收法、化学吸收法、吸附法、催化氧化法、生物法、燃烧法等.上述方法对应的技术原理分别为:物理吸收、化学吸收、界面吸附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生物降解作用、燃烧反应。1。5 简述土壤污染可能带来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解:土壤污染的危害及其作用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通过雨水淋溶作用,可能导致地下水和周围地表水体的污染;② 污染土壤通过土壤颗粒物等形式能直接或间接地为人或动物所吸入;③ 通过植物吸收而进入食物链,对食物链上的生物产生毒害作用等.1。6 环境净化与污染控制技术原理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的主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