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的 5 个误区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企业运营活动中大量的与现金流动相关的信息,体现了企业经营内在活力、资金造血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等。如何透过现金流量表,准确识别企业财务状况,是股东、财务人员、金融企业、投资人士、政府管理部门均需完成的功课。如下 5 个方面的认识,可以助你有效分析现金流量表,揭开企业的神奇面纱、准确解码企业。 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并不表示企业经营就陷于困境 【正解】 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这个指标,可以说是现金流量表的最为重要的指标(而不是之一),在一定程度上,它反映了企业的运营能力和经营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假如其为正且大于净利润,表明企业造血能力正常;假如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同比为正增长且增长率大于净利润增长率,说明企业经营基本正常。对于非财务人员而言,可以这样来看现金流量表,并以此解读公司财务状况. 但是,假如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负,并不表示企业经营一定出现了危机。还可以进一步分析是否为如下正常原因: 一是企业是否为新设企业,处于试产或投产前几年。企业试产期或量产初期,企业需要购置存货,同时客户也存在一定的信用周期,都需要企业垫付一定的流动资金,应收账款余额增大在正常范围内; 二是企业是否回笼的是银行汇票等现金等价物。由于行业不同,支付方式可能不同,部分行业客户习惯支付银行汇票、信用证等票据,未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中完全体现; 三是企业是否存在行业特点或市场波动,需要在年底时提前备货,以享受较低的价格折扣等。 四是其他合理情形,比如外向型企业的巨额出口退税资金因特别原因尚未退回、家电回收等特别资源性行业的政府补助需在次年到账等。 2.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并不表示企业经营一定正常 【正解】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正,在常规情况下,优于净流量为负,但也并不表示企业一定是经营正常. 比如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虽为正数,但其可能存在如下情形: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小于企业的营业收入,存在较多的逾期货款;库存积压滞销严重,且面临资产减值风险;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持续小于企业净利润(净利润现金含量小于 1),不能用于完全支付当年应偿还的利息,企业出现一定的偿债风险,筹资难度增大;甚至企业经营活动流入,主要依靠外部输血,如靠巨额财政补助取得“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3。 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