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24—2024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学前儿童语言教育 试题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语音 、词汇 、 语法 三个方面. 2.语言约定俗成前可以说有 任意性 ,约定俗成后则具有了 强制性 . 3。 语言观念 是指人们对于语言的认识、情感、看法、态度和审美情趣等有关语言的一系列态度和看法。 4.儿童母语习得的过程有着惊人相似:一般是从无意义的声音,进展到单词句(独词句 ) 阶段,然后进入 双词句 阶段,再进入 多词句 及至最后进入成人句 阶段。 5.婴儿说话呈现特别的“小儿语”式发音,在发音上表现出的特别策略常常有:省略音 、替代音 、 重叠音。 6.词义窄化 的原因是儿童对某类事物的基本属性尚未达到适当的抽象和概括水平。 7。谈话活动的主要类型:日常生活中的谈话 、 有计划的谈话活动 、开放性的讨论活动。 8。早期阅读环境包括 精神环境 和 物质环境 。9.游戏法 是指老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训练幼儿正确发音,丰富幼儿词汇和学习句式的一种方法.二、推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1.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三方面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进展起来的。(× )2。语言是先天遗传的,生理上正常的孩子,长大就会使用语言。(× )3.聋哑不会说话但能够思维,这说明思维可以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 )4。学前全语言教育是指通过加强字、词、句的传授,全面进展学前儿童听、说、读、前书写以及外语等的语言能力.(√)5.语言系统的上层是音义结合体,即符号和符号的序列,是表义单位。(√)6.行动讨论法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特别对于改革教育,教学方法是有益的。(√)7。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来源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8.成人的语言观念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没有多大影响.(√ )9.学前儿童获得词义的过程比获得语音、语法的过程缓慢。(√ )10.婴儿出生后不久就有前语言交际的现象,如用不同的哭声表达需要,吸引成人的 注意。(× )11.会说普通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任务,所以幼儿园不必使幼儿在入学前基本掌握普 通话音节的发音。(×)12.视听讲做结合法中,“视"、“听”要为“讲”、“做”服务,在“讲”、“做”的过程中,促使幼儿语言能力的进展.(× )13.复述和朗诵是背书式的重复,常常进行练习可以提高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