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化招投标对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目前我国的招投标方式是以纸质招投标为主,这种方式有诸多缺陷,如成本高昂,效率低下,人为因素多、透明度低等。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无论是解决招投标中大量纸制标书造成的浪费问题,还是解决计算机辅助评标问题,电子标书的应用都是不可回避的话题。 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招投标制度作为工程承包发包的主要形式,已经得到广泛实施,依法必须招标的项目,绝大部分都进行了招标。实行公开招标的合同金额比例达 90%以上,平均节约投资 15%左右。招标投标对于制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节约国家投资,提高项目的效益和质量,维护国家和公共利益,预防商业贿赂,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但是,目前我国的招投标方式是以纸质招投标为主,这种方式有诸多缺陷,随着招标投标范围的扩大和深化,这种缺陷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如成本高昂,效率低下,人为因素多、透明度低等。随着计算机应用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无论是解决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大量纸制标书造成的浪费问题,还是解决计算机辅助评标问题,电子标书的应用都是不可回避的话题。 以下就从纸制标书的局限性、电子标书优势、电子标书的应用及标准、电子化招投标的应用及进展趋势来谈谈国内电子化招投标的现状及应用。 一、纸制标书的局限性 1、成本高昂 招标人要发布的资格预审文件、招标文件等通常是厚厚的几百页一份,还要根据投标人(多数工程在几十家,有的甚至上百家)的数量印制足够的份数;投标人则需要提供资格预审文件和投标文件,为了达到中标的目的,投标人会将各类印刷精致的资料装订成更厚的标书提交到招标人和审批机构等相关部门,其相关的纸张、打印、装订和人员差旅费用开销十分惊人.据统计,一个监理标的招投标成本竟达到合同总价的 7.7%,北京某集团公司的招投标成本每年要上千万。 2、效率低下 纸制标书在制作和传送过程效率较低,投标过程因制作装订标书而加班加点已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传递标书更是需要大量的往返时间。工程招标公告发出后,招标人的招标文件要经过编制、送审,按规定需要二十天的时间编制投标文件,然后送达标书文件,同时开标。一项招投标活动要持续近两个月的时间,有的招投标活动甚至长达半年,这难以避开标书制作人因微小的修改就要重复印刷、装订所耗费的时间,纸制标书和传统招投标评标办法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 3、评标问题 采纳纸制标书提供专家评审,两份标书几位评委传阅,造成专家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