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 奉献 启智 创新常袋中学“先学后教 当堂检测"课堂教学改革导学案课题: 白杨礼赞 九 年级语文学科 主备人 辅备人 总第 1 课时【学习目标】 约 1 分钟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掌握生字词.2.整体感知文章,研读课文第一二部分.【老师导学】【学法指导】 1-2 分钟自学老师指导合作探究【学习重难点】整体感知文章,研读课文第一二部分.【自学指导】不少于 10 分钟1。释题2.了解有关写作背景和文学常识。3。学生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坦荡如砥 恹(yān)恹欲睡 虬(qiú)枝 秀颀(qí) 旁逸斜出 纵横决荡 4.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抒情线索.文中五次提到白杨树的不平凡,把有关的语句—一找出来。 讨论:如何划分本文的段落层次? 第一部分(第 1 段):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第二部分(第 2~4 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 5~6 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第 7~8 段):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第 9 段):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 礼 ” 是 敬 礼 、 致敬,“赞"是赞美,题目的意思是对白杨树的致敬和赞美明确:开门见山,点明文章题旨,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 情,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明确: 特点: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感觉:雄壮;伟大;单调。 情绪:恹恹欲睡;惊奇地叫了一声。 【合作探究】约 15 分钟研读课文第一、二部分 1. 学生朗读第一、二部分。 2。 思考:开头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3。 自由朗读第 2~3 段,要求找准下面内容的词语:黄土高原特点;见到黄土高原的感觉;见到白杨树时情绪的变化. 4。 描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敬业 奉献 启智 创新明确:① 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正面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② 写高原单调,令人“恹恹欲睡”,这是为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做反衬. 【当堂检测】不少于 15 分钟一、读拼音,写汉字: 锤(liàn) 主 (zǎi) (pósuō) 无边无(yín) 坦荡如(dǐ) (qián)滋暗长 旁(yì)斜出 纵横(jué) 荡二、这篇课文借物咏人,从 景、形、神 、三方面逐层深化地来表现白杨树 的“不平凡"。 三、画出显示本文抒情线索的句子。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课后反思】【课堂小结】约 3 分钟 《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