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农产品物流成本研究摘要: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的基础,“三农”问题是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全局性、根本性问题。本文指出对性地提出了延伸我国农产品物流产业链、提升需求档次和挖掘需求潜力、增强农产品差异性等提升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发展对策。本文将具体分析我国目前农产品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关对策建议。关键词:农产品竞争力;我国;农产品物流;物流1 我国农产品物流型企业物流现状 近年来,部分农产品价格暴涨暴跌引起社会强烈关注,更让百姓感到诧异的是,一些农产品在产地获得丰收、收购价极为便宜,运到城里之后的零售价却依然较贵,消费者并没有得到多少实惠。这一问题的症结,正是当前农产品流通环节较多、流通成本过高。例如:在北京丰台区方庄家乐福超市,记者看到 4 月 4 日大葱的零售价格为 5.99 元/斤。从京郊的新发地市场到这家超市的直线距离不过10 多公里,但价格却上涨了近 2 倍,其他鲜活农产品的价格也比批发环节贵 1 倍左右,可见流通环节加价幅度之大。据了解,我国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经过多级批发、多级零售,每一个环节均至少加价 5%至 10%,这些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零售价格中。而且,近年来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现象不仅没有缓解,还有愈演愈烈之势。北京新发地市场信息部经理刘通告诉记者,农产品从批发市场到城市超市、菜市场等零售终端,这一过程价格可上涨近 1 倍。近几年,批发市场摊位租金和普通生活用房价格节节攀升,加上人工费用、油价等成本也不断上涨,这些都推高了农产品价格。而我国幅员辽阔,要建立专门的农产品运输通道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直至现在,从农产品的产地运往农产品销售地的成本非常昂贵。据商务部统计,在我国农产品销售价格中流通成本占 50%左右,比欧洲高出两倍以上。农产品销售中间商获利多。农产品从最初生产者手中到最后进入消费者手中,要经过批发商、零售商等,而每经过一个环节,农产品价格就要提高一次,以增加中间商的收益。在此过程中,中间商是直接获利者。而他们要获利,不得不哄抬农产品价格,却不顾农产品质量安全。消费者付出了高价格,却不能购买到物有所值的高质量的农产品。2我国农民分散从事农业生产缺乏组织、谈判地位弱。他们为农产品物流提供商品源却很少与购买方建立稳定的供销关系形成真正利益共同体的更少。农民不可能充分掌握整个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信息不可能对价格的走势有明确的判断往往只能被动接受运销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