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镇政府三公经费及固定资产管理摘要:三公经费和固定资产管理一直以来就是乡镇政府财务管理的重点,所以对三公经费和固定资产管理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乡镇政府财务管理的水平,就目前来看,由于缺乏必要的制度管理措施,乡镇政府三公经费及固定资产管理还存在很多的缺点和不足,本文从我国乡镇政府三公经费及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出发,对我国乡镇政府三公经费及固定资产管理的缺点和不足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和建议,希望对我国乡镇政府三公经费及固定资产管理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一、乡镇政府三公经费和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乡镇三公经费指的是乡镇政府的因公出差经费,公务车辆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招待产生的消费,从构成来看,“三公经费”是乡镇政府运行的主体。一是因公出差经费帐面用途与实际用途不相符,总体上的问题是因公出差经费帐面用途比较狭窄,而实际用途相对广泛。这是因为,从财务上看,因公出差经费就是所谓的差旅费,在此项支出发生业务时,乡镇会计把此项支出列为事业支出下的差旅费支出,差旅费支出是有严格的范围限制的,但实际中,乡镇凡是能与差旅沾上边的都列入此项支出之中,比如干部以学习、培训、会议、考察等名义,进行出差、旅游观光等经费都在差旅费中列支。导致了会计信息的不真实反映。二是乡镇对公务接待费用缺乏有效的管理。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乡镇是根据自身的财力来安排公务接待费的,因为乡镇财力存在不稳定性,所以对公务接待费的安排随意性也比较大,公务接待费在“公”“私”方面划定界线不清,导致有些私人聚会成了公款接待名义下搭建个人交往的平台。同时乡镇公款接待费用呈现不断增高的趋势,使公务接待费用管理更加复杂化,而乡镇单位核算人员在公务接待费用入帐时仅仅凭借乡镇负责人签字为入帐依据,导致了错记支出明细或采用其他非招待费票据报销的情况时有发生,从而不能准确反映单位招待费的实际支出情况。三是乡镇公车管理缺乏有效的控制手段。乡镇现行公务用车仍然延用编制管理、标准控制、按需配给、单位所有的模式,虽然车辆的配置过程需要通过政府采购管理,但由于政府采购对车辆采购过程的控制功能有限,所以导致乡镇违规超编超标配车现象屡屡存在,比如乡镇在车辆采购的过程中,把车辆超标部分开成其他用途的发票,乡镇财务部门在具体核算时,对车辆的固定资产和超标部分采取不同的用途入帐,导致了车辆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