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总结西南民大 社工 充分的实习经验大概是一名专业社工所应该具有,这个学期开始展开的实习让我对社工这个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其中苦乐兼具,收获不能说算得上很多,但值得思考的还是不少,因而这篇总结我主要想谈谈一些实习留下来的思考。德康医院和戒毒所是我这个学期的实习地,精神病患者和戒毒人员都是我们生活中鲜能接触到的,而社工却常常需要和这些特别群体打交道,假如变回大一时候的我,我想这对那时候的我来说还是挺难接受的,不了解他们导致不理解他们,而不理解又导致难以接纳,这些都是作为一名社工应该首先克服的。其实不止我们在努力靠近他们,而且也许他们也在努力靠近我们,因为任何人都希望被别人所接纳,比如德康的休养员,他们努力配合我们的活动,听到我们赞许的时候会露出欣悦的笑容,他们比常人更需要肯定.所以最起码的,我觉得我做到了,迈出脚步去认识,交出心来理解和接纳.初出茅庐的我们,要想去改变什么也许真的很难,但我觉得不管能不能改变,我们都应该去想想,因为没有目标、没有结果、没有尽头的路是难走的。老师、学长学姐往往对我们说,先不要试图改变我们的服务对象,权当练习和吸取经验便好,但是连实习效果都不在乎的话,我们可能只会固步不前,难以改进方法,难以取得进步.我所在的两个实习点都主要以小组工作作为活动方式,首先是策划,然后根据策划执行活动,活动后进行社工内部的小组分享和总结,这三点一线的流程中其实每个点都十分重要.首先是策划,策划前我们需要确立一个主题,而这些主题基本是在实习动员之初的时候就全部确定了,当时基本是跟着学长学姐的思维走,根本没去思考到底我们服务对象是不是需要这些,直至有一次在德康被霍医生问及为什么将“创新”作为我们成长小组的主题,有什么根据能证明我们需要进行创新的培训时,我才回过头想这些主题当时到底是怎样定下来的.其实我们并没有去仔细探究过我们服务对象的需要,而更似自以为是地把自己认为他们需要的东西强加在他们身上。当然,其实确定出来的主题都是有可行的根据的,因为似乎大部分人都需要这些方面的训练,比如主题如:自我认知、自我价值、沟通与沟通、合作、自信、信任等等,简直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然后即便放在我们的服务对象上,当然也不会有错,可是不能不承认的是我们实习前真的并没有去探究过他们的真正需要。活动内容中的游戏往往根据主题而定,但是游戏毕竟只是游戏,要想深度地反映主题往往很难,假如社工没有使用恰当的引导...